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tiǎo zhàn tái
挑 战 台:(8分)
进了房间,一眼就可以看到一张宽大的沙发床,床头边有一个精致的小茶几,紧靠着窗台的是一张大桌子,衣柜安放在左面墙角,而右面墙下,有一个书架,书架顶上陈放着著名画家的画册的各类参考书。
(1)这段话是按方位顺序来描述房间的,请依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茶几在 ;大桌子紧靠着   ;衣柜安放在   ;书架在
(2)请填写正确的量词。
一(   )床 一(   )书架
一(   )桌子    一(   )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1-14 03:45: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淘气包埃米尔(节选)

夜里,埃米尔和阿尔弗雷德到外边去抓小龙虾,他们共抓到1200个。黎明回家时,他们抓的龙虾背都背不动了,但是埃米尔很高兴,一路吹着口哨、唱着歌。

“我要给爸爸一个惊喜。”他想。埃米尔很愿意在自己的爸爸面前露脸,尽管总是失败。现在他希望,爸爸睡醒的时候一下子会看到那么多龙虾,所以他把它们倒进一个大铜锅里,把锅搬进卧室,放在他爸爸的床边。

“当他醒来看见这么多龙虾,会有多么惊喜。”埃米尔想,然后他又劳累又兴奋地爬到床上睡觉去了。

卧室里很静,只能听到埃米尔的爸爸轻轻的鼾声。此外还有龙虾互相抓在一起发出的轻轻的沙沙声。龙虾经常这样。

埃米尔的爸爸每天起得很早,这一天也不例外。卧室里的钟一到五点,他就掀开被子,把腿伸到床下边,他要这样坐一会儿,醒醒旽儿。他伸一伸懒腰,打一打哈欠,抓一抓头发,还要活动一下脚趾头。他的左脚拇指曾经被埃米尔放的捕鼠夹子夹过一次,平时有些僵硬,每天早晨要活动一下。但是正当他活动自己的脚趾头时,突然叫了一声,把正在睡觉的埃米尔的妈妈和小伊达从睡梦中惊醒。她们以为有人正在谋杀埃米尔的爸爸。其实不过是一只龙虾爬到他那只挨过夹的脚趾上了。如果让你试一试,让一只龙虾的爪抓你的脚趾头,你就知道了,跟让老鼠夹子夹住的感觉差不多,他肯定要叫喊。龙虾都很倔强,它们死去活来地互相抓在一起,越抓越紧,埃米尔的爸爸拼命叫喊就不奇怪了!顺便说一句,埃米尔的妈妈和小伊达也拼命叫起来,因为她们这时候看到,几百只龙虾在地板上爬来爬去,哎哟,哎哟,足够让她们惊奇了!

【小题1】埃米尔为什么要把龙虾放到爸爸的床边?(  )
A.为了给爸爸补身子B.为了给爸爸做实验
C.为了给爸爸一个惊喜,在爸爸面前露脸D.为了吓唬爸爸
【小题2】爸爸为什么惊叫?妈妈和小伊达为什么也叫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读了短文,我觉得埃米尔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小题4】请你发挥想象,将故事的后续情节写一写。
一大早的叫喊声,惊醒了熟睡的埃米尔。他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故事,做习题。

鲁 班

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建筑鼻祖和发明家,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后世建筑工匠、木匠尊

奉为“祖师”。

鲁班特别善于开动脑筋,解决所遇到的种种疑难问题。

有一次,鲁班带领工匠建造一座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那时没有锯,砍树全靠斧子。他和徒弟上山砍树,一连砍了几天,累得筋疲力尽,木料还是供应不上。鲁班十分着急。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

鲁班得到启发,立即下山请铁匠帮忙打了一条带小齿的长铁片,拿到山上去试验。鲁班和徒弟一人握住铁片的一端,在一棵树上一来一往地拉了起来,很快就把树锯断了。

就这样,鲁班发明了锯子。

据说,木工用的刨子、墨斗,还有我们常用的直尺、雨伞,都是鲁班发明的。

【小题1】先猜猜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再查字典证实一下。
子(__________) 子(__________) 墨(__________)
【小题2】填一填。
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直被后世建筑工匠、
木匠尊奉为“__________”。
【小题3】鲁班发明锯子的过程是怎样的?请选择序号填一填。
起因:(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
①鲁班和徒弟握住铁片的两端在树上拉起来,很快就把树锯断了。
②鲁班和徒弟砍树砍得很累。
③鲁班从一种长着锋利的齿的叶子得到启发,请铁匠打了一条带小齿的长铁片。
【小题4】你认为鲁班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课外欣赏。

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颗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能的,都给罩上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来,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
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纤毫不遗——
弥漫——
(3)请你用曲线画出一句比喻句。
(4)短文中作者写了雾的什么特征?
    
(5)读读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