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小麻雀
麻雀唧唧喳喳地唱,永不劳累地跳,我太喜欢它了,可是,我从来没有得到过它。
有一天,我在路上竟然捉住了一只飞得不快、逃得很慢的麻雀。我快活得不得了。
我找了根细细的麻绳,想拴住它。是缚它的腿好呢,还是系住它的翅膀?缚腿,怕伤腿;缚翅,怕伤了翅膀。最后,我还是选了第三种方案,先剪了它一些羽毛,让它暂时飞不动,可以管住它。
可是,麻雀有个倔脾气,当它做了俘虏后,就是不愿意跟人做朋友。喂它,它不吃;推它,它不动。它在装死。我还是不放心,把它关在一间四面封闭的小屋里,找了些稻草棉花,给它做被褥。
第二天,端了白米和清水,我去看望它,它已经不动了,头上还有一点血。
麻雀是个烈性子,它是撞壁而死的,它用这种非常特殊的方式,来表示对我粗鲁行为的抗议。
我得到了这只小麻雀,但是我没有得到任何的快慰,它给我的,只有内疚和哀伤。
1.照样子,写词语。
唧唧喳喳地唱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我”太喜欢麻雀了,爱它________地唱,________地跳。
(2)“我”没有缚它腿,怕________;“我”没有系它的翅膀,怕________。但“我”还是做了傻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麻雀使出了它的________,以“撞壁而死”对“我”的________表示抗议。
3.讨论一下,面对小动物时,我们怎样做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2-21 11:34: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类文阅读。

盲人心中的明灯

大学实习时,我带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那天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tiǎo tiāo)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lónɡ lonɡ)”还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的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都认为盲人提灯一定是为自己,所以,他们的答案不免单一。他们没有一个人回答:盲人也许是为了给别人(健全人)照亮,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他——盲人的心中装着一盏亮暖的灯,为别人着想正是他们心中的明灯。这些孩子不明白: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是帮助我们自己。为什么那么多眼睛好的人在暗夜中往往会相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明灯,手上也不提明灯啊。

【小题1】请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小题2】下列句子中的“明灯”指的是什么?请将序号填到括号里。
A.明亮的灯 B.为他人着想的思想
(1)他们心中没有明灯。(____)
(2)他们手上没提明灯。(____)
【小题3】文中的省略号的意思是(  )。
A.引文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断断续续
【小题4】请你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这位盲人为什么晚上出门总是挑着一盏灯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收获?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间瑶池——五彩池
初到黄龙山脚下,有些看不起这些不起眼的小池子,它们既没有大海的深不可测,也没有长江、黄河的源远流长,更没有九寨花海的绚丽多彩。同样是水,它们没有了这些,能有什么呢?然而,当我慢慢地沿着黄龙的足迹,走近它的母亲,才真正发现了五彩池的美之所在。  
  清晨,太阳从云中悄悄地探出它那金色的触角,随后便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给整个黄龙山峦洒下了缕缕金辉。洒洒扬扬的金光落在了鳞次栉比的高山水湖中,像是洒下了金色的甘露,洒下了甜美的蜜浆,整个山峦、河流与湖泊都沉浸在甜蜜的梦里……  
这真是人间的仙境呀!不,应该说是比王母娘娘的瑶池更美。不然,人们怎么会在“五彩池”后面加了个美喻“人间瑶池”呢?走近它才猛然发现,在阳光的照映下的五彩池的确是多彩的,它们仿佛是一个个各具色彩的大染缸,五彩斑斓,各持赤、橙、黄、绿、青、蓝、紫,蓝色的像一颗颗蓝宝石,绿色的融进了万倾森林的无穷生命,淡淡的红孕育着盛夏的热情,金色的黄像是凝固的阳光,浓浓的黑蕴藏着大自然无限的奥秘。丰富的色彩令一层层彩池全都活了起来,神了起来,愉悦了起来,像是一座含苞而放的雪莲花,与蓝天、白云、雪山、金水与绿坪交相辉映,在阳光下闪耀着绚丽的光彩。
当我登上观池台,简直是惊呆了!这是一幅多么奇特的美景啊!那一个个镶嵌着像镜片一样水域的高低不同的浑圆形小池子,像梯田般地交错排列、叠合在一起。每个水池都斟满了似乎静止的水,但却各自呈现出它们别具一格的色彩。池基与池基之间紧密连接,却是一层搭接在另一层之上,有一种全新的立体感。水池与水池之间似乎是互不渗透的,看不出有明显的缝隙,但水却总是由上方池子溢向下方。远远望去,五彩池就像是一个由万块宝石拼成的聚宝盆。她把宝物和美酒都一并呈献在我的面前,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一阵清风吹过,带起了阵阵幽香,这时山、树、风,连同我,一切似乎都醉了。
  人沉浸在仙境中,怎能不赞叹这如词如画的大自然呢?
(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两个造句。
深不( )(    )    (   )(    )多彩
(   )不及( )    (    )次(    )比
别(    )一格  (    )不(    )接
( )花(    )乱 五彩(    ) (   )
     
  
(2)这篇短文与课文对比,更主要的是抓住了五彩池的 来突出它的美。
(3)抄写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同类题5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墨绿色的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婵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洋溢着成熟的气息。夏天,正当春华秋实之间,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润,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1.选文中最能体现夏天“热烈”的三个近义词是:( )。
2.选文第一节中与“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一句相呼应的句子是:( )。
3.课文说“春之色为冷的绿”、“秋之色为热的赤”、夏则是“中性的黄色”,那么你认为冬天应该是何种色彩?请仿照划线句为冬天写一个句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