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管 家    (满脸堆笑地)大人,我家主人说,您为国为民rì  yè  cāo láo( ),真是太辛苦了!特叫小人送两条活鲤鱼,给大人补补身子。
公仪休 谢谢你家大人的shèng qíng( ),可这鱼我不能收哇!,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请你务必转告你家大人。[子明不解地望了望公仪休。管家wú kě nài hé( )地摇了摇头,提着鲤鱼下场。]
子 明   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吗?现在有人送鱼来,您却不接受,这是为什么呢?
公仪休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反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子 明    (恍然大悟地)老师,您说得对,今后我一定照着您的样子去做。
1.根据拼音写词语,并将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
2.“恍然大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两句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句。(反问设问疑问)请换一种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12 08:26: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快乐阅读。
所向披靡的铁人军
郑成功的水师纵横海上,所向无敌,而陆师相对就逊色许多。为提高陆军的战斗力,1658年,郑成功在厦门与众将议事,达成了建立铁人军的共识。郑成功从各营挑选雄壮强健的士兵到厦门港的演武亭再次进行选拔。凡能举起三百斤重大石,绕演武亭走三圈的人,才可以入选到铁人军中。
铁人军纪律严明,作战勇猛。它的组建大大提高了郑军的战斗力。
1659年,铁人军在瓜洲和镇江抗击清军的战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收复台湾的战斗中,铁人军更是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铁人军刚开始与驻守在台湾的荷兰军队交战时,身披铁衣的铁人军使荷兰军队吃了一惊。铁人们身体上部和头部都套着铠甲和铁盔,手臂和腿裸露在外边,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防御来复枪的子弹,而且行动仍然很灵活。铁人军使用各种不同的武器,有些持弓负矢,有些左手持盾右手执刀,还有许多挥舞着锋利的大刀。面对荷兰军队密集的射击,他们以大无畏的勇气冲向敌人的阵地,虽然许多人被打倒了,但他们没有丝毫退却,一直勇往直前,直到杀退荷兰守军为止。经此一役,铁人军使荷兰殖民者闻风丧胆。铁人军愈战愈勇,用大刀长矛将拥有长枪大炮的荷兰人赶出了台湾,在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厦门郑成功的纪念馆中,现在还陈列着当年铁人军的铁甲残片。这些铁片被穿在一起,外观如同鱼鳞一样。每个铁片宽约1.6厘米。作为历史见证的铁甲残片每年吸引着大批的中外游客驻足观看。
【小题1】郑成功为什么组建铁人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短文主要写了铁人军在________________的战斗中的作用。
【小题3】铁人军战斗能力强的原因有几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短文中的哪些描写最能体现铁人军的作战勇猛?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同类题3

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科学家。他非常聪明,在物理学方面有过许多重大的发现。可是他在一些小事上,却是个“马大哈”。

一天清晨,他起得很早,因为他要研究一个难题。管家怕他饿,就打发一个佣人,端了一锅水,拿了个鸡蛋到他书房去。管家叮嘱佣人,一定要把鸡蛋煮好等牛顿吃完再回来。可是牛顿不愿有人干扰他,就对佣人说:“你把鸡蛋留下来,我自己煮。”佣人把鸡蛋放在怀表旁边说:“鸡蛋煮四分钟就可以吃了。”说完便离开了书房。过了一小时,佣人有些不放心,回来看,这一看,他大吃一惊:牛顿手里拿着鸡蛋站在火炉边,锅里煮的是桌上的怀表。

还有一次,牛顿请一位朋友来吃晚饭,朋友按时来了。饭菜都已经摆好,可是牛顿还在工作。朋友很了解牛顿的习惯,就坐在饭桌旁静静地等着。等啊等啊,过了好长时间,饭菜全都凉了,还不见牛顿来,朋友只好自己先吃,吃完后,他突然想了个主意,要和牛顿开个小玩笑。于是他把吃剩的鸡骨头又放进盘子里,重新盖好,然后悄悄地走了。他断定自己的恶作剧一定会见效。夜已经很深了,工作了大半天的牛顿突然觉得有点儿饿。他放下工作走进餐厅,准备吃晚饭。可他一打开盘子,看见里面全是鸡骨头,心里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他转过身看看钟,晚饭时间早已过了。这时他好像才明白似的:“噢,我已经吃过晚饭了,看我这记性!”说着他站起来又继续去工作了。至于请朋友吃饭的事,他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牛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正是凭着这股子废寝忘食的钻劲,才终于登上了科学的高峰。

【小题1】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____
(2)再三嘱咐。____
(3)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____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内容可以用“___”这个成语来概括。
【小题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语写出来。
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写了哪两件事来说明牛顿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是个“马大哈”?
____________
【小题5】像牛顿这样为了科学研究而废寝忘食的科学家,还有谁?
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理解

梅香

林清玄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小题1】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品读第(11)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阳春三月,南京的梅花山上梅花盛开。历代文人墨客赏梅、咏梅。请你写出完整的两句咏梅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