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马和驹
有一匹可敬的老马,他失去了老伴,身边只有一个唯一的儿子和他一起生活。老马十分疼爱他,把他带到一片草地上去抚养,那里有流水,有花卉,还有诱人的绿荫,总之,那里具有幸福生活所需的一切。
小马驹根本不把这种幸福的生活放在眼里,每天滥啃三叶草,在鲜花遍地的原野上浪费时光,毫无目的地东奔西跑,没有必要地沐浴洗澡,没感到疲劳就睡大觉。
这匹又懒又胖的小马驹对这样的生活逐渐厌烦了,对这片美丽的草地也产生了反感。他找到父亲,对他说:“近来我的身体不舒服。这片草地不卫生,伤害了我;这些三叶草没有香味;这里的水中带泥沙,我们在这里呼吸的空气刺激我的肺;一句话,除非我们离开这儿,不然我就要死了。”“我亲爱的儿子,既然这有关你的生命,”他的父亲答道,“我们马上就离开这儿。”他们说了就做——父子俩立刻出发去寻找一个新的家。
马驹听说要出去旅行,高兴得嘶叫起来,而老马却不这么快乐,安详地走着,在前面领路。他让他的孩子爬上陡峭而荒芜的高山,那山上没有牧草,就连可以充饥的东西也没有一点儿。
天快黑了,仍然没有牧草,父子俩便只好空着肚子躺下睡觉。第二天,他们几乎饿得筋疲力尽了,吃到了一些长不高的灌木丛,心里十分满意。现在小马驹不再奔跑了;又过了两天,他几乎迈了前腿就拖不动后腿了。
老马心想,现在给他的教训已经足够了,就把儿子领上了一条他不认识的路,走到半夜,又把他带回到原来的草地。马驹一发现嫩草,就急忙地去吃。“啊!多么绝妙的美味啊!多么好的绿草呀!”他喊起来,“哪儿来的这么甜这么嫩的东西?父亲,我们不要再往前去找了;我们别回老家去了——让我们永远留在这个可爱的地方吧,我们就在这里安家吧,哪个地方能跟这里相比呀!”
他这样说着,说着,天亮了。马驹认出了这个地方,原来这就是几天前他离开的那片草地。他垂下了眼睛,非常羞愧。
老马温和地对他说:“我亲爱的孩子,要记住这句格言:享受太多,就会厌恶快乐;如果要得到幸福,就必需适度节制。”
(1)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生活 (   )的小马驹
(   )地东奔西跑 (   )的草地
(   )的美味   (   )地走着
(2)根据短文回答问题。
①小马驹为什么要离开那片美丽的草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横线画出小马驹对这片草原前后不同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29 03:29: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拓展。

午睡

记得自己小时候,往往在玩得兴致勃勃的时候,母亲会叫我们去睡午觉。这时候,我和弟弟只好撅着嘴,紧闭双目,摊倒在各自的床上,做出不省人事的样子,仿佛已昏睡百年。母亲则端坐在自己的屋里,人闲马乏地打着哈欠,用不了多久,便瞌睡起来。

这时,我支起身子去看弟弟,他闭着眼,眼皮却还在动。去点一下他的鼻子,他捂着嘴竟吃吃地笑起来。于是,我们悄悄地发明了许多无声的游戏:有时把席子卷起来,做成地道,“敌我双方”从地道里钻进钻出;有时我披起毛巾,尽情地甩着衣袖,装扮成七仙女,弟弟呢,装成瘸子,偶尔也演独臂大盗;有时两个人干脆练起了倒立,一律头朝下,“挂”在墙上。这时假如母亲推门进来,一定会惊得当场晕倒。午睡简直变成了带有冒险成分的娱乐活动。到后来,午睡竟大受我们欢迎。弟弟一放下饭碗,便“没了精神”,会眯缝起眼,然后说:“午睡吧。”

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轮到我做母亲了。女儿午睡的时间到了,我推开门走进她的房间。小家伙使劲闭着眼,枕边却放着一本她爱看的书,她也在假睡。我不想说什么,因为她已经在尽力让我满意。如果一味逼去,她不想出些高明的点子来反抗才怪呢。

小孩子们个个都有一手对付大人的办法,只是大人不知其中的奥妙罢了。你说对吗?

【小题1】从“不省人事”可以看出(   )
A.我和弟弟睡得晕晕沉沉B.我和弟弟失去知觉了C.我和弟弟假装睡着了
【小题2】二十多年前,“我”和弟弟悄悄地发明了许多无声的游戏,请选择出来哪一项不属于(   )
A.看书B.地道战C.各种表演D.倒立
【小题3】女儿为什么装睡?( )
A.看书B.进行午睡冒险活动C.做自己想做的事D.为了让妈妈满意
【小题4】看到女儿装睡,我为什么不想说什么?( )
A.只要她高兴就好
B.因为她已经尽量让我满意
C.我无能为力。
【小题5】读了短文,联系自身,你对午睡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加油站。

齐白石先生二三事

齐白石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师,他12岁开始学画,几十年如一日,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绘画技艺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为我国国画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苦心画虾

人们最推崇的是齐白石画的虾。那一只只通体透明、触须若动的虾.活灵活现,仿佛有跃出画面之感。白石老人画虾的杰出成就,也绝非一日之功。他说过:“我画虾几十年,才得其神。”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都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在大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经常置于画案,每天仔细观察,还常常用笔杆触动它们,让虾表演各种姿态,然后抓住瞬间的变化进行写生。虾的眼睛是两个小圆球,他原来也只画两个浓墨点,在写生时,他观察到虾在水中游动时两眼外横,就以夸张的手法,改画为横笔,这便画出了虾的生气。虾臂和虾钳,是突出虾的姿势和动作的主要部分,过去画法变化不多,齐白石经过反复观察,发现虾急游时双臂伸直,两钳紧合;缓游时双臂弯曲,两钳微张。虾须的变化也同动作关系极大;急游时,向后的弯度较大:缓游或静止时,弯度较小。他把这些观察的细微变化,统统融于自己的画中。经过几十年的钻研,他画的虾真正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临摹学生的画

30年代,齐白石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国画教师。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梅花下的公鸡画得栩栩如生,特别是那弯弯的尾巴显得格外活泼有神。齐白石欣赏了许久,笑着说:“你的画太有味道了,借我回去临摹一下好吗?”一周后,他又来上课时,拿出自己临摹的作品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得好不好?”谢时尼不禁被老师这种虚心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不教一日闲过

齐白石先生所以能取得巨大的艺术成就,是他一生勤奋的结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几乎没有一天不在作画。他经常说:“不教一日闲过。”并把这句话写出来,挂在墙上以自励。

有一年春节,村里玩龙灯,别人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尽情地玩耍。可他仍在屋里读诗作画,连龙灯玩到家中都不知道。

他80寿辰那日,学生、亲朋好友齐来祝寿,从早到晚络绎不绝。他笑吟吟地送往迎来,把客人全送走时已是深夜了。第二天清晨,他很早就起了床,顾不上吃饭,走到画室,摊纸挥毫就画了起来。画了5张规定的“作业”,他仍没有停笔.家里人奇怪地问:“你不是已经画够5张了吗?”他说:“昨天一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

【小题1】火眼金睛。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zhuō zhuó)越     栩栩(xú xǔ)如生
(zhuān zuān)研 笑吟吟(yīn yín)
【小题2】猜一猜,每个句子介绍的是哪个成语?请把词语填入括号中。
栩栩如生 络绎不绝 活灵活现 登峰造极
登上峰顶,到达最高处,比喻水平达到最高点。 (______)
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 (______)
形容人、车、马、船等连续不断。 (______)
形容作品、画作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______)
【小题3】齐白石大师经过(    )的钻研,他画的虾真正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A.几年B.十几年C.几十年
【小题4】齐白石“苦心画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齐白石是怎样对待学生画的《梅鸡》图的?请用“___”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小题6】从“临摹学生的画”中,可以看出齐白石(    )。
A.严肃B.虚心C.骄傲D.自信
【小题7】齐白石经常自励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8】学一招,本文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呈现了齐白石的三个故事,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快乐阅读。
避役
避役生活在热带丛林中,是一种树栖爬行动物,又名变色龙。它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仅有一种普通避役栖息在欧洲的西班牙南部。
避役的眼睛具有一种特异功能,即两个眼球能“各自为政”,互不牵制地朝着不同的方向转动。比方说它左眼向上和向前张望的同时,右眼则可以向下向后看,互不干扰。反过来,左右两只眼睛的定向观测分工也可以对调互换。避役这独特的眼睛能力,使它能够在身体纹丝不动的前提下眼观六路,尽收八方蛛丝马迹和风吹草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它捕食昆虫的成功率。细心观察的人不难发现,避役在悄无声息地接近昆虫猎物时,它会用一只眼睛专注于猎物,而用另一只眼睛寻找攻击猎物的捷径。
避役不仅有具有特异功能的双眼,还有善于攀缘树干的脚掌和尾巴。它尾巴细长,能缠绕在树枝上;四肢细长,脚趾对生,犹如钳子一样牢牢地钳在树枝上。它能在树木的枝干上自由行动,且相当敏捷。
避役捕食,扣人心弦。它的长舌通常处于一个卷缩状态,一旦遇到战机,舌头就会闪电般地从嘴里喷射出来,舌到之处,猎物十拿九稳。
避役具有设身处地地变换身体颜色的本能。这是因为在它厚厚的真皮层中有一个特定的“色素细胞库”,颜色变化取决于光线、温度以及情绪等。它能变成绿色、黄色、米色或深棕色,这样随环境色彩的刺激而改变自身的色泽,能有效地保护自身免受对手的攻击。
【小题1】避役生活在________,又名________。短文描写避役,分别从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作了介绍。
【小题2】避役的眼睛具有一种特异功能,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特异功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避役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隐蔽自己。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焐手

冬天到了,很冷。我们去一位朋友家小聚。

我们围坐在那只壁炉旁,一边烤火,一边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小时候的事情,有人说那时候天比现在要冷,常常为了取暖,就把手放到母亲的怀里,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格外温暖。聊到这儿,那位朋友突然说:“我给你们讲一个关于焐手的故事吧。”

有一个少年,家里很穷。有一年春天要开学的时候,家里怎么也筹不齐开学的费用。他就捡垃圾卖,但那个年代又有多少垃圾可捡呢?眼看着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他心急如焚。那天,他卖完了捡来的一点儿垃圾,坐公共汽车回家。

中途,上来一位妇女,站到了他的前面。车继续朝前开。突然,他惊讶地发现那位中年妇女的上衣口袋露出了钱包的一角,可能是她刚才买票之后匆忙之间没有放好。那一刻,他的脸上莫名其妙地变得绯红,呼吸也急促起来,一个念头出现在他的脑海里。然后,鬼使神差一般,他的手颤抖着伸了出去。

这是他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做贼。他非常紧张。就在他的手伸进那位妇女的口袋,碰到钱包的时候,钱包的主人发现了异常,她回过头来,看到了他。他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等待着她的呵斥与责骂。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那位妇女看了看他后,脸上却涌上了只有母亲才会有的温和的微笑,轻声地对他说:“孩子,你想焐手,是吗?”少年____________。

少年下车后大哭了一场,为自己的行为,更为中年妇女的那句话,那是他一生中听到的最温暖的话。少年后来渐渐长大,到青年,到中年,但他始终无法忘记,是这样一句话,教会他怎样好好做人。

“你们知道那少年是谁吗?”最后,朋友说,“就是我。”在炉火的映照下,我看见,那位朋友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小题1】从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相对应的词语。
①超出了事先对事情、结果等的估计。     (____________)
②迷信的人对于某些凑巧的事,认为是鬼神暗中指使,比喻发生了原先没有想到的事情。    (____________)
③事情很奇怪,没有能够说明它的奥妙或道理。 (____________)
【小题2】概括朋友讲的“焐手”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联系上下文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少年此时的心理活动,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小题4】读读短文中的最后一句话,想一想那位朋友为什么眼里充满了泪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