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带着问题来读书。
(1)课文是按______的顺序记叙的(A.时间;B.方位;C.事情发展)。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多选)
A.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B.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
C.美丽只能是长处,不可能是短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29 03:29: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高斯”号脱险记

著名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小时候曾做过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他取来几块大小一样,颜色不同的碎布,放在雪地上。几小时以后,其他的碎布仍在雪地上躺着,只有黑布深深地陷进雪里。可不要小看这个实验,这个实验说明:黑色物体吸收阳光的能力最强。正是这个实验成果,使探险船“高斯”号死里逃生。

1903年夏天,探险船“高斯”号刚到南极,就遇到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被封锁在茫茫无边的冰原上。(   )船员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累得筋疲力尽,(   )没能使船前进一步。船上的淡水、粮食和蔬菜在一天天减少,眼看大伙就要坐以待毙了。

一天,船长正在甲板上沉思。他抬头看看天空,暴风雪过后,烈日当空,万里无云。他猛然想起了富兰克林小时候做过的那个实验,眼睛一亮,精神顿时振奋起来。他下令立即紧急动员,把船上所有的煤屑和锅炉烟道中的黑灰倾倒在冰上,铺成一条长二千多米,宽十米的黑路。不久,黑灰和煤屑吸收了强烈的阳光,使得路上的坚冰全部融化了。在大家的跳跃欢呼声中,“高斯”号徐徐启航,走上了新的航程。

【小题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  如果……就……   尽管……也……
【小题2】用“   ”画出船长想出办法后神态变化的语句。
【小题3】文章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了短文后,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游庐山瀑布

①李白有诗赞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确,庐山的瀑布有着一泻千里的气势。

②迈入庐山风景区,你便会觉得空气无比清新。猛吸两口,令人(悠然自得  心旷神怡)。走着走着,感觉树木越来越密,色彩越来越録,而瀑布声也是离我们越来越近。先是一阵“哗哗”声越近越觉得有狂风巨浪向我们袋来,响彻天空盖过了(人喧马嘶  门庭若市),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唱。

③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瀑布的脚下。凉丝丝的水花(1)______,落到水面时还在蹦跳着,像在欢呼,似在嬉戏。抬头望去,一匹长长的白绸带正从悬壁上源源不断地飘下来,让你忍不住惊叹。

④忽然,天空中下起了一阵银珠似的急雨瀑布更加壮观了。雨水夹杂着瀑布的水花(2)______。

⑤雨过天晴,太阳光折射出一道道彩虹。彩文仙子大概正坐在彩桥上凝神欣赏庐山美景呢!彩虹给庐山瀑布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彩虹下的庐山瀑布更壮观,更动人。

⑥自古以来,庐山瀑布以它无穷的魅力赢得过多少文人墨客的青睞啊!的确,它的美是那么令人心醉,它是自然界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小题1】把A、B两个短句分别还原到文中(1)、(2)两处。(填序号)
A.像赛车在大道上疾驰B.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
【小题2】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小题3】用“______”画出第②段中描写庐山瀑布声音的句子,用“﹏﹏”画出第③段中描写庐山瀑布形
状的句子。
【小题4】请给短文第④⑤段各拟一个小标题。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小题5】文中说庐山瀑布是“自然界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不是因为(    )
A.有许多文人墨客青睐它。
B.雨过天晴,庐山瀑布经常会出现彩虹。
C.它有着一泻千里的气势、响彻天空的声响。
D.雨中的瀑布壮观,雨过天晴的瀑布更动人。
【小题6】如果你是庐山风景区的小导游,请你用简单的话向游客介绍一下庐山瀑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理解。 

武汉的夏天

武汉夏天的热,好像尽人皆知。到底有多热?热到什么程度?热得有多么难受?武汉人倒没有外地人表达得传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问我:现在武汉的夏天热吧?我答:热。于光远先生说:热得怎样?我答:42摄氏度的高温连续几个星期。

于光远先生笑着摇头,讲述了这么一段往事:1956年的夏天,于光远先生应遨去武汉做报告。武汉三镇,数武昌凉快一些,有偌大的东湖,有几十所大专院校,校园都搞绿化,因此式昌比汉口、汉阳都要凉快。报告就安排在武昌讲。那个时侯,大礼堂一般都没有空调设备,电扇也不多,吹出来的还是热风,所以报告就安排在室外进行。到了做报告的时侯,于光远先生一看,是在东湖的游泳池里。于光远先生坐在游泳池边沿讲活,听报告的人黑压压一片,都站在游泳池里。听的人倒不错,独热坏了于光远先生一个人。于光远先生走遍天南海北,如今已八十多岁,所经历的最热也就是武汉的这一次了。

另一个朋友,北方人,大夏天不幸被派到武汉出公差。临行前害怕武汉的热,找到武汉人打听,去了武汉住哪里比较凉快?别人告诉他如果是出公差住不起大饭店,最好就住长江边的招待所,江边总是比较凉快的。朋友来到武汉,然就寻到长江边上的一家招待所住宿。到了晚上,又热又闷,人躺下不一刻,草席上就是一个人的印迹,汗水洇的。电扇打开,热风烫面,只好关掉,一夜辗转,痛苦难当。第二天的晚上,朋友困极累极,来到长江边上,只见江边坐满了乘凉的人,他也试着坐坐,不行,依然是热得要命,且还有蚊虫叮咬。万般无奈,朋友急中生智:到长江里头去睡。朋友寻来一段绳索,再连接上自己的皮带,一头系在江岸的铁锚上,一头套住自己的脖子,人就坐进江水里,在水面露出鼻孔呼吸,这样才迷迷糊糊地得以打几个盹儿。天亮之后,朋友不顾一切,仓促北逃。

从此,一提起武汉的夏天,朋友有如谈虎,必然色变。他这一辈子,无论如何,是绝对不会在夏天来武汉的了。

【小题1】解释下列词语。 
尽人皆知:________
急中生智: ________
【小题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句中连用三个“?”有什么作用?
________
【小题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武汉没有连续几个星期都是42摄氏度的高温天气
B.1956年的夏天,于光远先生应邀去武汉做报告,是在江边做的
C.作者的朋友大夏天去武汉出差,晚上住在江边很凉快
D.作者的朋友到武汉出差,只待了两天就热得受不了,仓促北逃
【小题4】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处细节描写主要写了________的情景,其作用是________。
【小题5】本文围绕”武汉夏天的热”讲了哪几件事?请简单地概活出来。
_______________
【小题6】文章讲述了武汉这个城市的一个特点:夏天特别热。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哪些特点呢?试举一例,与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