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九寨沟的水

九寨沟,是世界上罕见的自然风景区,被誉为“人间仙境”“童话世界”。前几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自然遗产。当地人自豪地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九寨风景胜桂林。”

九寨沟最美的要数那迷人的水。

九寨沟的水,随路而行,路延伸到哪里,水就流到哪里。九寨沟的水,汪洋恣肆,山坡上流,草甸子上流,树林子里也流。九寨沟的水,静如处子,高峡平湖,明镜似的,松柏做伴,雪山相守,庄严圣洁。九寨沟的水,动如脱兔,一路欢歌,随心翻浪,像一群群活泼快乐的小姑娘。九寨沟的水,有的清澈见底,好似透明的宝玉,爽得使人心痛;有的分出五彩颜色,如图如画,引人遐思;有的流水浅滩,朵朵浪花如珍珠一片,惹人欲伸手以掬;有的悬崖峭壁,飞流直下,倾情涌泻,无边哈达卷云堆雪,日光明照,激越冲腾,声传沟谷,令人神清气爽,壮怀激烈,欲辨忘言;也有瀑布细如白练,缕缕如织,横挂百千,垂注万丈,远观如赞美诗篇,近临似人间仙境,直教人如痴如醉。

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游过九寨沟的人则说:“九寨归来不看水。”

【小题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________洋恣肆 ________如处子 ________如脱兔
水平如________ 神________气爽 如痴如________
【小题2】给下列划线的词语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①九寨沟,是世界上罕见的自然风景区。________
②九寨沟的水,如图如画,引入遐思。________
③当地人自豪地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九寨风景胜桂林。”________
④直人如痴如醉。________
【小题3】第3自然段描写了九寨沟水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是怎么理解“九寨归来不看水”的?   
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10 10:58: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我爱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倾听柔和的风声,倾听激越的雨声,倾听雄壮的雷声……

②柔和的风声像是曼妙的古琴声,轻柔婉转,悦耳动听。你听:那凉爽的晚风吹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惊醒了树上的小鸟,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了几声,伴着徐徐的晚风又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③激越的雨声像是振奋人心的军鼓声,铿锵有力。你听:黄昏时分,乌黑的云送来了倾盆大雨,伴着呼啸的风,来得气势汹汹,来得猝不及防。噼噼啪啪,雨的脚步声像炸开了锅的豆子,像擂响了千万个激越的小鼓。

④雄壮的雷声像是雷公擂响的低沉的大鼓声,像是压抑的无情的怒吼。你听:雷声隐隐传来,越来越近,越来越响,终于“轰”的一声,大地也随之微微颤抖着,像是古战场上你我两军对垒。

⑤大自然的声音是如此奇妙,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让人思绪万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我与大自然心心相印。

【小题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小题2】 “我”喜欢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倾听  
【小题3】作者分别把风声、雨声、雷声比作            
【小题4】本文中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摘录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给本文划分意义段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
【小题6】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读一读,完成练习。

松树的风格(节选)

我对松树怀有敬仰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掉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炼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小题1】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小题2】第2自然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补充说明
C.表示话题的转换D.表示声音的延长
【小题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松树不惧狂风、干旱、洪水、严寒
B.松树要选择良好的土壤才能生长
C.松树浑身都是宝,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人类
D.松树历来被人称颂
【小题4】作者对松树怀有“敬意”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 
A.松树会无忧无虑地生长
B.松树的生命力强,要求于人的很少
C.松树具有自我牺牲精神   
D.松树是造纸的原料
【小题5】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总结全文B.照应题目C.承上启下D.深化主题

同类题4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飞进窗口的歌

黎明拱破夜的土壤。这不是黎明的晨露,不是春的萌动么?歌,从这儿谱就,飞进窗口。

朝晖发放千万组五线谱,把红的音符录于东隅偌大的红磁盘,用风的清嗓和鸟的啁啾、树的豪放、山的娴静来播放——包罗万象的柔情。

这仅仅是歌头,太阳仅仅是一首歌过门的第一个音符。它被甩出上苍的指挥棒,溅满世界无穷无尽的歌声。这歌声给鸟儿一片霞红,给涓流一丝悠悠,给森林一抹殷绿,给山峦一帧隽永,给生态的种族以美质,剪裁出快乐和欢乐。

窗口,像显像的屏。群像无声的歌,流动的生命!

随着太阳掀开遮幕,白云淡雾,虫鸟花木,尽情地舞蹈着。小孩儿蹦跳于窗下,摘起一朵浸过寒霜的秋菊;男人担起水桶,去挑满一水缸透明的冰凉的生活;老人们轻缓地跨步出掌,用太极拳去打开垂暮的悠闲;姑娘们端起大盆小盆花花绿绿的衣服,去清洗积日以来的疲惫和尘埃;妇女们用针缝补着大块大块的破着口子的柔情和思念。

工人、农民、学生、士兵,走过窗口,撒下一串串自信而高昂的笑声,如甜润的春雨,给人以希望和启示。

这仅仅是开始,是序曲,新的计划、新的誓言在激越的、富有情趣的歌声中旋转。飞向窗口——幸福的召唤。

【小题1】解释词语。
孕育:________   啁啾:________   偌大:________
娴静:________   隽永:________   垂暮:________
涓流:________
【小题2】①第3自然段写出了阳光照射下,大地________的美。
A.动态    B.静态    C.自然态
②用深情而舒缓的语调朗读第5自然段。
这段文字写了阳光下________的活动,是采用的________描写方法。
A.光线    B.人们    C.虫鸟   
A.小孩儿
B.动态C.静态D.动作
【小题3】把文章描绘的情景用一幅画表现出来。

同类题5

阅读理解题。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出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吗?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真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小题1】我给加粗的字注音。
赤褐色(    )   泡泡(    )   陡峭(    )  饲养(    )
【小题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量词。
一(    )小爪子   一(    )眼睛 一(    )嘴
一(    )小鱼 一(    )小泡泡   一(    )翠鸟
【小题3】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了翠鸟的外形?
【小题4】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语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