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童年的泡泡

小时候,我特别爱吹泡泡,每当别人的手中拿着吹泡泡的工具时,我就羡慕不已,就会缠着外婆给我“自制泡泡水”。先在瓶子中倒点洗衣粉,再掺和点水,放上一根吸管,泡泡水就做成了。
随后,我就来到了小广场上,开始吹泡泡了。我先用吸管沾一下泡泡水,然后轻轻地往吸管里面吹一口气,五六个小泡泡宝宝就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起出来啦!我再用一点儿力吹,“呼”,一大串泡泡出来了,它们顽固地挂在吸管上,一个接一个,活像一串水灵的大葡萄。“我一定要吹出一个最大的泡泡来。”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吹出一个像青团子那么大的泡泡来。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个泡泡由七种颜色组成,还在不停地翻动,如同正在翻筋斗的小娃娃。
谁说泡泡没有生命?(  )它的生命是短暂的,(  )它的灵魂是坚不可摧的。对于我而言,这些泡泡都是上帝派到我们身边的快乐小精灵,它们让我们得到快乐。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谁说泡泡没有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4.说说外婆是如何制作泡泡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童年的泡泡给“我”带来哪些影响?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用“ ”画出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16 02:07: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风景线

母亲与鞋架

随着职务的提升,(  )工作忙碌,(  )应酬也多了起来,我回家再无规律。一次深夜回家,看到母亲在房门口,显然是在等我。我带点责备地说:“妈,不用惦记我,您这么大年纪了,该多休息。”从那以后,再没有看到母亲等在房门口。

一天夜里回到家门口时,屋里传来了清脆的钟声,是大厅墙上老式挂钟报时的声音,抬手看看表,12点了,“他们应该都睡了吧!”我想着,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母亲突然对我说:“你昨晚怎么回来那么晚啊!都12点了吧?这样不好。”我一下愣了,母亲怎么会这么清楚?

此后,每次我回家晚了,第二天母亲总会大概地说出我回家的时间,(  )不再多说什么,(  )我心头的疑问也越来越大:我每次晚归,母亲是怎么知道的呢?母亲是在她43岁那年,因为一次意外,双目失明,此后便一直生活在无光的世界里。

晚上,我又是临近子时才回到家里,因为酒喝得太多,所以我没有回房间睡觉,悄悄地去了

阳台,想吹吹风,清醒一下。站了一会儿,大厅又传来了报时的钟声,12下,清脆而有节奏,我刚到门口就呆住了,在月光下,母亲正俯身在鞋架前,摸索着鞋架上的一双双鞋,她拿起一双放到鼻子前闻一闻,然后放回去,再拿起另一双,直到闻到我的鞋后,才放好鞋,直起身,转回她的房间。原来母亲每天都在等待我的回来,她总是凭借鞋架上有没有我的鞋来判断我是否回家了,总是数着挂钟的声音来确定时间,而她判断我的鞋子的方法竟然是依靠鼻子闻。

泪水悄然滑出眼眶,虽然我已经习惯以事业忙碌为借口疏淡对母亲的关心,母亲却还是像从前一样时刻牵挂着我,一万个儿子的心能不能抵得上一位母亲的心呢?

从那以后,我努力拒绝一些应酬,尽量早些回家。因为我知道,家中有母亲牵挂着我。母亲是63岁时病逝的,她去世后,我依然保持着回家的习惯。我总感觉,那月亮的清辉是母亲的目光,每夜都在凝视着我。

【小题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小题2】文中画“~~~”的句子中“习惯”是指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_______描写,刻画了母亲以_______的方式判断“我”是否回到家的过程,体现了母亲对“我”的_______
【小题4】文中的“我”对母亲的感情更多的是(  )
A.敬重B.感激
C.思念D.歉疚
【小题5】母亲去世后,“我”为什么依然保持着早回家的习惯?文中最后一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
【小题6】由本文我想到的一首描写母爱的古诗是:
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