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民的勤务员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正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雷锋连忙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连忙赶上前去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当时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小题1】本文讲了雷锋的两个小故事,请你给它们起上名字。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
【小题2】当大嫂问他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时,雷锋回答:“______________。 ” 从雷锋的话语中我看到了雷锋的________精神。
【小题3】雷锋怎样帮助赶车的母子三人的,请用“——”画出有关语句。
【小题4】谈谈你对“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20 06:13: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故事,做习题。

鲁 班

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建筑鼻祖和发明家,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后世建筑工匠、木匠尊

奉为“祖师”。

鲁班特别善于开动脑筋,解决所遇到的种种疑难问题。

有一次,鲁班带领工匠建造一座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那时没有锯,砍树全靠斧子。他和徒弟上山砍树,一连砍了几天,累得筋疲力尽,木料还是供应不上。鲁班十分着急。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

鲁班得到启发,立即下山请铁匠帮忙打了一条带小齿的长铁片,拿到山上去试验。鲁班和徒弟一人握住铁片的一端,在一棵树上一来一往地拉了起来,很快就把树锯断了。

就这样,鲁班发明了锯子。

据说,木工用的刨子、墨斗,还有我们常用的直尺、雨伞,都是鲁班发明的。

【小题1】先猜猜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再查字典证实一下。
子(__________) 子(__________) 墨(__________)
【小题2】填一填。
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直被后世建筑工匠、
木匠尊奉为“__________”。
【小题3】鲁班发明锯子的过程是怎样的?请选择序号填一填。
起因:(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
①鲁班和徒弟握住铁片的两端在树上拉起来,很快就把树锯断了。
②鲁班和徒弟砍树砍得很累。
③鲁班从一种长着锋利的齿的叶子得到启发,请铁匠打了一条带小齿的长铁片。
【小题4】你认为鲁班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

骑“大马”

小时候,似乎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一玩,比如蓖麻秆,就曾是我们孩子的爱物。

蓖麻秆带给我们孩子快乐,是在秋天里。蓖麻作为油料作物,它的秆子不像玉米秆子一样直上直下的只是一根光棍棍,而是枝枝杈杈的,像一棵没有长大的树。秋天到了,蓖麻子成熟了,摘掉了,蓖麻秆也就该被砍倒了,于是,我们孩子玩蓖麻秆的时候也就来临了。当然,我们决不会直白白地说玩蓖麻秆,我们说骑“大马”,或是说骑“自行车”,而我更喜欢说是骑“大马”。骑“大马”多好啊,脚踩马镫,手执马缰,尽显勃发英姿,何其威武雄壮!因此一看见大人们在收割蓖麻,我们就有点按捺不住了,就会身不由己走到近前去。大人们也挺理解我们挺配合我们的,见我们过来了,就会说:“别来这儿碍手碍脚的,去,骑大马吧。”说着就用镰刀砍下一棵蓖麻秆,“噌噌”几下将枝枝梢梢砍个干净,只留下两个丫杈,于是蓖麻秆就变成一个“丫”字了,而那“丫”字上边的倒八字,就是马缰,就是“飞鸽牌”或“永久牌”自行车的车把了。我们手握“马缰”,将蓖麻秆往两腿间一夹,嘴里“得儿——驾”一声,就开始发了“疯”,一个个在房前屋后左街右巷狂奔一气。我们玩打仗,大有骏马奔驰保边疆之势;也玩娶媳妇,嘴里还会喊几句:“新媳妇,作怪哩,不吃馍馍吃菜哩。”还比赛谁的“大马”跑得快,一个个小伙伴拼尽全力,快要吐血。我们虽然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却乐此不疲,痛快至极,直到玩得人困,“马”废——是的,人困“马”废,人困了,“马”是不会乏的,只能废,不是这儿折了,就是那儿断了——于是我们一个个像吃了败仗的将军,将蓖麻秆随手一扔,拖着沉重的双腿,灰头土脸,低头耷脑地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多少年过去了,当年骑“大马”的情景依然清晰如昨,历历在目。我禁不住便想,孩子时候真好啊,对什么似乎都抱有一种浓厚的兴趣,即使就这么一根简简单单的蓖麻秆,却也可以玩出绝好的兴致来。而现在,万念俱灭一般,不论干什么——年龄老大不小了,还是别说玩了吧——都提不起半点兴致来,于是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是老了。而人如果老了,却仍能始终保持一颗永远不老的心,那又该多好啊!

此刻,神思沉浸在遥远的童年的记忆里,我仿佛又一次骑上“大马”了,耳际隐约响起“得儿——驾”一声喊,我似乎脚下生风,又骑着“大马”狂奔起来……

【小题1】这篇文章回忆了作者小时候玩的游戏是(  )
A.骑大马。B.骑自行车。
C.把蓖麻秆当“大马”或“自行车”骑。
【小题2】骑“大马”的季节是秋季,从(  )中可知道。
A.比如蓖麻秆,就曾是我们孩子的爱物。
B.秋天到了,蓖麻子成熟了,摘掉了,蓖麻秆也就该被砍倒了,于是,我们孩子玩蓖麻秆的时候也就来临了。
【小题3】骑“大马”得有“马”,“马”是怎么来的?作者具体写出了大人一连串的动作:用镰刀________一棵蓖麻秆,将枝枝梢梢________个干净,只______下两个丫杈,于是蓖麻秆就变成一个“丫”字了,而那“丫”字上边的倒八字,就是马缰,就是“飞鸽牌”或“永久牌”自行车的车把了。
【小题4】在骑“大马”的过程中,“我们”是怎么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陶校长的演讲

各位同学:
1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2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找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希望你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
3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 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4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学校和班集体中,你们多多少少都承担着一些工作,如值日、值勤、班级和学校的管理等等。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和听课、读书、作业同样重要的学习。
5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称为(___)。
【小题2】这是一篇演讲稿。演讲是指(___)。讲的主要特点:(___)。
【小题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词语写一句话。
①根本一坏,(___)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___)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绝不能向困难低头。
②每个人(___)讲究"“公德”,(___)讲究“私德”。
我们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要重视道德的修养,学做真人。
【小题4】陶行知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