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有一位中年邮差,自二十岁起便每天骑脚踏车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从邮局到村庄,再从村庄到邮局。每天他都准时把邮件送到居民家中。时光如梭,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很多事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唯独从邮局到村庄的这条道路,却依旧尘土飞扬,无花无树,容颜未改。

“这条荒凉的路我究竟还要走多久啊?”面对此情此景,邮差不禁轻轻叹了一口气,又无奈地整理好邮件继续上路。可是,一想到必须在这无花无树充满尘土的土路上,骑脚踏车度过他的人生时,他心中总是有些遗憾。

有一天当他送完信,准备回家时,恰好路过一家花店。看着花店里五颜六色的花,他的眼睛突然一亮。   从第二天开始,他就把这些种子撒在往来的路上。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他始终坚持散播着野花种子。

很快,那条他已经来回走了二十年的荒凉道路,渐渐地开起了许多红、黄色的小花:夏天开夏天的花,秋天开秋天的花,四季盛开,永不停歇。

人们都为眼前的美景陶醉了,纷纷赞叹,说这可比邮差一辈子送达的任何一封邮件,都令他们开心。听着人们的议论,邮差满心欢喜,而他也从此彻底告别了孤独与愁苦,因为这条路再也不是尘土与荒凉相伴,而是一路花香。

【小题1】解释下列词语。
天翻地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他心中总是有些遗憾”中,邮差“遗憾”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句子,以衔接上下文。
【小题4】邮差的思想经历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通读全文,请你给短文拟写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7-04 02:57: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巧嘴王老师

王老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就分到我们学校来教我们班的数学。

王老师课上得很轻松。我们听王老师的课,再难懂的知识,只要他一开口点拨,我们总能在欢快的气氛中掌握。王老师不布置家庭作业,我们轻轻松松就学过了一年,但考试下来,成绩总是全县前三名

我们把自己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考试中所获得的成绩,全部归功于王老师的“伶牙俐齿”。在课下,我们说起王老师来,总是称他为“巧嘴王老师”。

“巧嘴王老师”的称号是名副其实的,不信,让我从我们班编的《王老师趣事记》一书中找出几件来给你讲一讲。

一天,上数学课时,王老师说:“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两个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两个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听着听着,我们都笑了,王老师问:“哪位同学能接着往下讲?““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为什么?”“这个故事讲不完,后面的话可用什么标点符号来表示?“在我们兴趣盎然时,王老师引出了“循环小数”的名称,使我们觉得,学循环小数就同听故事一样。在讲“混循环小数”的定义时,王老师指着“1.63838……”说:“这个循环小数不是从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开始循环的,此处的6不参加循环,是‘混’进去的,所以我们把这一类小数叫作混循环小数……”一个“混”字,把我们的学习热情点燃了。在后面练习找混循环小数时,大家争先恐后地去找有没有“混”进去的数,兴奋极了。

王老师的巧嘴(   )在课堂上发挥大作用,在课后(   )处处叫人拍手称绝。四年级的一次课后,我们班的艾华同学不小心把墨水溅到了王老师的白衬衫上,艾华吓得低下头,等待王老师的批评。同学们也呆住了。王老师看了看我们,笑着说:“艾华呀,你怎么搞的嘛,早知今天你要给我泼墨水,我就穿黑衣服来啦!”同学们听了,发出一阵笑声……

王老师就凭这样一张“巧嘴”,让我们一听上数学课就觉得高兴;一看到他走进教室就觉得他是那样的可亲可敬。

【小题1】文中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是( )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C.不仅……也……
D.与其……不如……
【小题2】用“ ”画出第六自然段中的过度句。
【小题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短文对王老师的插述,可以看出于老师是一位_______________的老师。
【小题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选取了三件事来说明人物的特点。
B.作者在描写人物时,从一个角度进行选材,充分说明人物特点。
C.王老师课上得轻松,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怎么好。
D.本文叙述方式别具一格,讲故事的形式显得与众不同。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征服
有一劫犯在抢劫银行时被警察包围,无路可退。情急之下,劫犯顺手从人群中拉过一人当人质。他用枪顶着人质的头部,威胁警察不要走近,并且喝令人质要听从他的命令。
警察四散包围,但不能离去。劫犯挟持人质向外突围。突然,人质大声呻吟起来。劫犯忙喝令人质住口,但人质的呻吟声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成了痛苦的呐喊。
劫犯慌乱之中才注意到人质原来是一个孕妇,她痛苦的声音和表情证明她在极度恐吓之时马上要生孩子了。鲜血已经染红了孕妇的衣服,情况十分危急。
一边是逃跑和漫长无期的良心谴责,一边是一个即将出生的生命。劫犯犹豫了,选择一个便意味着放弃另一个,而每一个选择都是无比艰难的。四周的人群,包括警察在内都注视着劫犯的一举一动。
终于,劫犯缓缓举起了枪——他将枪扔在了地上,随即举起了双手。警察一拥而上。围观者竟然响起了掌声。
孕妇已不能自持,众人要送她去医院。已戴上手铐的劫犯忽然说:“请等一等,好吗?我是医生!”警察迟疑了一下,劫犯继续说,“孕妇已无法坚持到医院,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请相信我!”警察终于打开了劫犯的手铐。
一声洪亮的啼哭声惊动了所有人,人们高呼万岁,相互拥抱。劫犯双手沾满鲜血——一个崭新生命的鲜血,而不是罪恶的鲜血。他的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人们向他致意,忘了他是一个劫犯。
警察将手铐重新戴在他手上,他说:“谢谢你们让我尽了一个医生的职责。这个小生命是我从医以来第一个从我枪口下出生的婴儿,他的勇敢征服了我。我现在希望自己不是劫犯,而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有时罪恶会被一个幼小的生命征服,因为他强大,仅仅在于他是一个需要生存权利的生命而已。生命的征服就是如此简单。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市,时间是1999年7月25日。
【小题1】写近反义词
近义词:艰难_______ 喝令_______
反义词:犹豫_______ 简单_______
【小题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为什么说一边是牢狱之灾,一边是即将出生的生命让劫犯选择,每个选择都是艰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劫犯放下枪后,围观人群为什么鼓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请你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劫犯双手沾满鲜血——一个崭新生命的鲜血,而不是罪恶的鲜血。”这一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课外类文阅读。
孝心无价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弟妹妹(  )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认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  )(  )?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  )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______________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______________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大大地不敬。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____________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留给我们永远无法偿还的心情。你将永远无法尽孝。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满分。也许是一桌____________,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
【小题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小题2】将下列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行将就木 至高无上 山珍海味 不堪一击
【小题3】作者不喜欢“苦孩子求学的故事”,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这是为什么?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  ”画出来。
【小题4】文中有一句话与标题“孝心无价”相照应,用“  ”画出来,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快乐阅读。

特殊的点名

李诗令

①下课的铃声骤然响起,马教授心头一震,随即用发颤的声音说道:“同学们,下课了!”

②然而,同学们瞪着大大的眼睛,谁也没有动。四年前,他们怀着无限的憧憬踏进校园,转眼就毕业了。明天,他们将奔向各自的岗位,面对讲台上这严父慈母般的老人,这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又平易近人的老专家,这位把毕生精力都献给教育事业的老教授,他们是多么想将时光留住片刻,和老教授多待一刻啊!帐然之中,他们每个人还意识到,只要这个班集体一解散,就意味着他们这一生再也难以相聚了。

③马教授望着自己的学生们,喉结动了动,他很想再次宣布“同学们,下课了”,但嘴巴张了张,竟未能说出。窗外,艳阳高照,杨柳依依,蝉声长鸣,而整个教室里一片安静。

④班长站了起来,红着眼圈说:“老师,你给我们点个名吧!”沉默打破了,同学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释放点,渴盼地望着老师,说:“对!老师,您就给我们再点个名吧!”

⑤马教授愣证了半响,面带微笑地扫视了一遍同学们,然后慢慢地捧起了花名册。同学们立即调整坐姿,端端正正坐好,凝神望着老师。“现在开始点名!”马教授清了清嗓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⑥"肖石、张天利、温颖……”他大声点着名,四十五位同学相继站起又端正坐下。

⑦“马国政!”

⑧“?”同学们蒙了。

⑨“到!”未等同学们反应过来,马教授已响亮地回答了自己的点名。

⑩掌声立即响起,同学们眼里啥满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

【小题1】“憧憬”的意思是______,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③段中的“?”的含义是(  )
A.同学们想要下课了。B.同学们问马教授问题。
C.同学们感到很突然,心中疑惑不解。D.同学们质问马教授。
【小题3】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有两个同学对文章进行了内容概括。
同学 A:文章讲了在马教授上的最后一堂课结束时,学生们请他给全班最后一次点名,马教授在点了全班同学的名字后还点了自己的名字并响亮地回答,同学们深受感动。
同学B:文章讲了在马教授上的最后一堂课结束时,学生们请他给全班最后一次点名,马教授点了全班同学的名字,同学们深受感动。
(1)你认为同学(______)的内容概括更准确。
(2)你认为上面不够准确的内容概括,原因在于(_______)
A.内容概括太吵峻。B.内容概括不完整。
【小题4】文中“马教授愣证了半响,面带微笑地扫视了一遍同学们,然后慢慢地捧起了花名册”,这是一处对人物_______和______的描写。展开想象,此时的马教授会想些什么? 请写一写。
【小题5】文章的题目是“特殊的点名”,谈谈这次点名特殊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训练场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 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 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他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小题1】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上题目
A.
【小题2】每次参加过家长会,母亲的表现是怎样的?请用“——”画出描写母亲表现的句子(表情、动作、心里活动等)说说自己的感受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母亲每一次开家长会都对儿子说“假话”,你明白母亲这样做是为什么吗?说说母亲这样做的原因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下面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