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找“快乐”
小山羊在家里老是不高兴。有一天,山羊妈妈对他说:“好孩子,快出门去找快乐吧!”小山羊问:“‘快乐’在哪里呢?”妈妈回答说:“你找到它就知道了。”
小山羊走出家门,看见小马正拉着两包大米吃力地上山。小山羊飞快地跑过去,和小马一起把大米拉上了山,小马说:“小山羊,你真好!”
小山羊心里美美的。他走着走着,看见路边的一棵小树快倒了。小山羊上前把小树扶直,还给小树培了土。小树在风中点着头,好像在说:“小山羊,谢谢你!”
天黑了,小山羊高高兴兴地回到家。山羊妈妈看看小山羊,笑着说:“快乐写在了你脸上,你找到‘快乐’了。”
1.这篇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难过——(   ) 轻松——(   ) 缓慢——(   )
3.小山羊在路上遇到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小山羊做了两件好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13 06:31: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二泉映月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小题1】解释词语。
饱经风霜:_________________
静影沉璧: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细读第四自然段,说说阿炳从二泉那淙淙的流水声中听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细读第五自然段,用“____”画出描写二胡琴声动人心弦的句子,这琴声在告诉人们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难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课外阅读训练。
我爱花城
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春天,那昂立枝头的木棉花,色彩鲜艳,给人以坚定、朴实、凝重的感觉。怪不得市民们选它为市花呢。 
夏天,花城是白兰花的天地。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花浓郁的清香里。吸引我的不仅是它狭长的枝叶和洁白无暇的花朵,还有它清幽、淡雅的香味。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秋风飒飒,菊花成了花中的姣姣者。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红、白里掺黄的……色彩各异,五彩缤纷。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盛气凌人,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有的孤芳自赏……真是千姿百态啊!
一阵北风过后,百花凋零。这时,在每家的阳台上,放着一盆盆盛开的水仙花。它亭亭玉立,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着芬芳,十分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爱把花城打扮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小题1】这篇短文是按_____ 顺序写的,它分别从____________四个不同季节写了花城的美丽。其中写了春天开  __________ ;夏天开白兰花和凤凰花; 秋天开 ___________ ;冬天开_____________  。
【小题2】本文的中心句是(  )
A.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B.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C.记得,春节时节,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
【小题3】把“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根据下列提供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
(1)形容女子体态修美或花木等形体挺拔。(____)
(2)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____)
【小题5】请你分别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形容一下下面几种花的特点。 
木棉花:_________   凤凰花:________   菊花:_______

同类题3

殊死搏斗

今天中午,我回到家里,忽然发现屋檐下蜘蛛结起了一张一尺见方的捕虫网。这网结得真好看,蛛丝很有规律地一层层结在网上,整整齐齐。网的正中有一个拇指大小的蜘蛛,它伏在网上,收紧八只脚,一动也不动。从远处看,整张蜘蛛网像一座摆好的八卦(guà)阵。

我正在吃着午饭,一只红头苍蝇飞来飞去,嗡嗡叫着,真讨厌。我一巴掌打去,苍蝇向上一飞,正好撞到了蜘蛛摆下的“八卦阵”上,一下子被网粘住了。苍蝇为了逃命,使劲挣扎,整个网子也随着颤动。

蜘蛛被惊动了,它伸出八只细长的脚,使劲一撑,身体就站了起来,然后钩住蛛丝,轻快而敏捷地来到了苍蝇附近。在离苍蝇约一寸的地方,蜘蛛停了下来,左右来回走了几步,仿佛是在观察对方,制定擒敌方案。

半分钟后,蜘蛛发起了进攻。它向前一步,一只脚一下子钩住了苍蝇。苍蝇也毫不示弱,猛地向前一冲,挣脱出来,然后拼命振动翅膀挣扎,想飞起来。无奈身上缠着蛛丝,飞不起来。蜘蛛猛冲上前,几只脚同时抓紧了苍蝇,然后围着苍蝇转圈。每转一圈,苍蝇就挣扎一阵子。怎么回事呢?我再仔细一看,原来,聪明的蜘蛛用丝把苍蝇缠紧,以防对方逃跑呢。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我亲眼目睹(dǔ)了这场殊死搏斗,想起了幼时的一首歌谣:“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小题1】“殊死搏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搏斗。
【小题2】用波浪线画出一个比喻句,用横线划出一个拟人句。
【小题3】细读并理解文中画线的歌谣,完成下面填空:
诸葛亮指________;中军帐指________
八卦阵指________;飞来将指________
【小题4】蜘蛛是怎样捕食网上的苍蝇,享用到美餐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就恋这把土

黄土。苍茫的北京,如此稔熟。 

我深深地爱她,一把把黄土组成的土地,便是我的家。我生在黄土地上,在黄土地上长大,黄土黄风中练就了我的意志与情怀……黄土地上,有数不胜数的中华文化的史传――    一把把黄土掺合着血汗组成的长城,莽山中飞舞一个民族的魂灵。一把把黄土的拥抱中黄河的浪涛一声声张扬龙的精神,一把把黄土中巧雕出的莫高石窟,展示了中华的文化艺术。一把把黄土铺积的丝绸之路,咏不完华夏的史传。一把把黄土堆积的沟沟壑壑坑坑峁峁的高原更映照龙的性格。 

一把把黄土塑造了西北汉子与女人的形象,沉幽幽的信天游中有他们的风格更有希望与追求。一把把黄土塑起了中华先烈的丰碑,铸就了中华民族永恒的雕像…… 

呵!古老的黄土地上,黄河,长城……冶炼高原人的傲骨。呵!我深厚的西北黄土地呀。那把把黄土铺成的院落中,堆积的山野中,高原骄子挥舞着咚咚的羊皮鼓,使单调的黄土地更增添了色彩。 

羊皮鼓声中诞生了闻名古今的“三李”,羊皮鼓声中生出了和黄土地一样 的威武,羊皮鼓声中孕育了和黄土地一样 的物产,羊皮鼓声中谱写了和黄土地一样的诗篇,羊皮鼓声中生出了先人光辉的篇章……羊皮鼓是黄土汇集的诗韵与谣歌,这是高原人所执著追求的,他们并没有忘记脚下踩的仍然是黄土,他们深深拓荒的仍然是一把把黄土呀…… 

翻开历史的篇章,重温先人的业绩。羊皮鼓声还没有淡去,信天游仍在飘扬,信天游的粗犷豪放挥扬出一个跨世纪的步调,震撼黄土地的精灵。    黄土地的诗篇那么苦涩深沉而又浪漫豪放。黄土地的生灵更是雀跃,而并没有旷达神圣般的沉默。 

豪迈、倔强、羁放的黄河浪仿佛一匹脱缰的野马,在黄土地上奔驰,永不停蹄。而生灵们,却没有怯弱,他们更雄迈,在苦辣辣的船工号子中,追寻着黄河的灵魂,乘风破浪,如一个个负重的浪游者。将思维的触须伸进黄土的深层,在历史的深层,我触到了强大的脉动。    我挚爱她,这位刚强的汉子而又温柔的母性。一把把黄土的业绩,刀枪剑影,血雨腥风,一场场历史的征战,铸就了黄土的风格,那是黄土地的形象,将在沸腾中思索、奋进……  我爱她,我深深地爱她,她孕育了我,造就了我的整个灵魂,更是我恋情的家。我们的高原人更是如此地痴情,他们死了也要躺在黄土地中,就因是恋这把土呀!

【小题1】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
【小题2】请把下列最适合的词语填入文中的空缺处。 
A 豪迈    B 丰厚 C 粗犷
【小题3】如何理解“黄土地的诗篇那么苦涩深沉而又浪漫豪放”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作者说“死了也要躺在黄土地中”“就恋这把土”;也有人说,黄土地贫瘠、闭塞,死
守着没有出路,要走出去。对这些说法,你怎么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同类题5

阅读短文。

鲁迅的学习和玩耍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他还是背出来了。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他还专门在各种花旁边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欢描画。那时候没有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宣纸,映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这对他以后在南京路矿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而要玩得有趣有益。

【小题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三心二意——(______) 津津有味——(______) 聪明伶俐——(______)
【小题2】填空。
①第一自然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_____________。第二层意思是____________。
②鲁迅小时候喜欢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小题3】用“____”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小题4】鲁迅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启示?请用“﹏”在文段中画出来。
【小题5】鲁迅小时候读书读得好,是因为( )
A.他特别聪明,读两三遍就会背。
B.他特别勤奋,总是比别人多背上几十遍。
C.他不仅聪,而且特别勤奋。
【小题6】读了这篇短文后,你要向鲁迅学习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