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

鲁迅的学习和玩耍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他还是背出来了。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他还专门在各种花旁边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欢描画。那时候没有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宣纸,映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这对他以后在南京路矿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而要玩得有趣有益。

【小题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三心二意——(______) 津津有味——(______) 聪明伶俐——(______)
【小题2】填空。
①第一自然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_____________。第二层意思是____________。
②鲁迅小时候喜欢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小题3】用“____”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小题4】鲁迅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启示?请用“﹏”在文段中画出来。
【小题5】鲁迅小时候读书读得好,是因为( )
A.他特别聪明,读两三遍就会背。
B.他特别勤奋,总是比别人多背上几十遍。
C.他不仅聪,而且特别勤奋。
【小题6】读了这篇短文后,你要向鲁迅学习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20 12:52: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理解

生活中常有一些坏人相互勾结起来坑骗那些善良的人,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地利用智慧来对付他们。读读下面的故事,想一想,阿凡提是怎样治服国王和财主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有个财主,在城里开了个饭馆。有一回,阿凡提在这家饭馆里吃了3个煮熟的鸡蛋,临走,一摸口袋,身上忘了带钱。阿凡提只好向财主赔不是,担保下次经过这里,一定送钱来还他。

不要紧 财主(  )说  3个鸡蛋算得什么 以后再说吧

过了半年阿凡提又来到城里急忙跑到这家饭馆来还钱见了财主阿凡提(  )问道

上次我吃了3个鸡蛋该给你多少钱呢

财主从墙上取下一个大算盘拨拉了半天才( )说

不多不多 3个鸡蛋就算3百块钱好了

财主你这是发昏了吗 阿凡提( )

“咦,这还算多吗?”财主(   )说,“要是我这3个鸡蛋没给你吃掉,早孵出3只母鸡来了。一只母鸡半年下30个鸡蛋,30只母鸡要下90个鸡蛋,90个鸡蛋再孵成小鸡,你给我说说,该值多少钱!”

阿凡提骂财主欺负人,财主反而到国王那儿告了阿凡提。

到了审案子的那一天,国王坐在殿上,专等阿凡提来好重重地罚他。等呀、等呀,等到后晌才见阿凡提手里拿着一把铁勺来了。

“你好大胆!”国王吼道,“你为何才来?”

“我正忙着,”阿凡提说:“我和邻居合伙种的二亩麦子明天就要下种了,我们正忙着炒麦种,才耽误了时间。”

“哈哈!”国王和财主一起大笑了起来。国王说:“炒熟的麦子还能出苗吗?你这个大傻瓜!”

“国王啊,原来您也知道炒熟的麦子不出苗。”阿凡提说,“那么,请问陛下,煮熟的鸡蛋还能孵出小鸡来吗?”

(摘自金城出版社《火狐狸小智慧丛书•边走边悟》)

【小题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走(lín  nín)拨(lā  la) 成(fú  fū) 后(shǎng  xiǎng)
【小题2】说说下列“算”的意思。
(1)3个鸡蛋算得什么?( )
(2)3个鸡蛋就算3百块钱好了。( )
(3)算了,这件事不能怪他。( )
(4)咦,这还算多吗?( )
【小题3】给短文2-7自然段加上标点。
【小题4】分别用一些词语来形容阿凡提、财主。
财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凡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你明白了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第一次旅行

(德国)于尔克·舒比格

世界有了高山和峡谷之后,很久都没有被人类发现。不同民族的人类,当时还相互隔离着。大家都说自己是“人类”,都生活在自己的田地附近。他们当时认为,只要走到世界的边缘,不小心就会掉进无底的虚空之中

有个男人名叫伊西多,想去看一看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子。

他要去哪里?

去世界的边缘。

“真可怕!”大家说。

但伊西多很想去看一眼那里的虚空。不论他去问谁,大家都只知道会掉进去。

伊西多的心像大鼓一样跳动。第二天早上他就上路了。

他要去哪里?

去世界的边缘!

在很长的时间里,大家再也看不见他。但他却定期寄回明信片,上面写着对大家的问候。明信片上还印着许多叫不出名字的东西。在明信片的背面,他总是写道:我很好。

最后一张明信片的上面是可怕的空白,下面是一大片波浪。明信片的背面写着“多多问候”和“大海”。

——选自《当世界还不存在的时候》

【小题1】“想去看一看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子”中的“那里”在文中指(  )
A.高山和峡谷B.世界的边缘
【小题2】“但他却定期寄回明信片”中“定期”的意思是(   )
A.定下日期B.有一定周期的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伊西多的心像大鼓一样跳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项是(   )
A.这句话把伊西多的心比作大鼓,表现他紧张而又勇敢。
B.这句话把伊西多的心比作大鼓,表现他胆怯而又害怕。
【小题4】文中画横线的“明信片上还印着许多叫不出名字的东西。”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 )
A.伊西多的知识太少,他去过的地方很少。
B.伊西多不断地探索,他去过很多地方。
【小题5】根据故事发展的过程,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
(______)人们都认为世界的边缘是无底的虚空,伊西多想去看看。
(______)伊西多去过很多地方,定期寄回明信片。
(______)伊西多寄回的最后一张明信片上面画有一大片波浪。
①结果    ②经过    ③起因
【小题6】从伊西多寄回的最后一张明信片来看,他到达了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伊西多说点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rèn)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她想用死来折磨自己,同时也用死来对这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
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去。她做了许多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阳光和彩虹的梦,还是关于爱和追逐以及生儿育女的梦……
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的可爱。
当她一觉醒来,突然明白,能(zhěng)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的(jiǎn)。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云(xì)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她简直要跳起来了!
她简直要飞起来了!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候,背上长出了两片多彩的翅膀。
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
你织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
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
【小题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注音的汉字。
rèn
zhěng
jiǎn

柔________
________救
________
云________
 
【小题2】“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指________。
【小题3】在“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这句话中,作者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用________比喻________。
【小题4】各用一个成语概括前五段和后六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能够表达文章中心的那句话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