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间,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做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小题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如饥似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以继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缘无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的含义是(    )
A.鲁迅很谦虚。
B.鲁迅不喝咖啡,别人喝咖啡时他在工作。
C.鲁迅抓住一切时间紧张地工作。
【小题3】找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简单说说你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13 08:48: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

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作调查。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雀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的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 

我说:“比我强不到那去,他父亲上山打柴折(    )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 

父亲最后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挣(    )钱。”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的一肚子委屈。 

父亲到外面招呼和老师说话,转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没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的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小题1】给带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小题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礼让---( ) 承担---( )  
哭泣---( )  忽然---( )
【小题3】从文中找出二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句。
( ) ( )
    
【小题4】课文结尾说“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你知道当初的父亲那么做的理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完此文,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写话:
①此时的我内心百感交集,我会想些什么?接着往下写,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篇课文很长,虽然是一篇国外的文章,但同样能触发我们的心灵,那么这篇文章还有什么地方引发了你的思考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想起来了,这是在班主任滕老师家。

妈妈到东北看望爸爸去了。我病了,两个姐姐照顾不了我。老师把我接到她家调养,一日三餐,给我做好吃的,每一次,都提醒我准时吃药。①我看着她那和蔼的面庞,镜片后布满血丝的眼睛。啊!滕老师,您为了让我吃药,不顾一天的劳累,还在深夜来叫醒我。②我慢慢地坐起来,接过药一仰头吃下去。滕老师又把一块糖放进我的嘴里,顿时,一股暖流从心底涌出,我的眼睛湿润了。老师扶我躺下后,又从衣柜里拿出一件厚厚的棉衣,盖在我的被子上面,给我塞了塞被角,把我裹得严严的。接着,滕老师轻轻摸摸我的头,小声说:“好了,烧退了。”又对我说:“不早了,睡吧。”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老师把脸紧紧 地贴在我头上,轻轻地问:③“怎么?药太苦吗?”“不!不!药是 甜的……”透过泪花,我看见老师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头上出现了一根根白发。

“当,当……”墙上的钟响了十二下。④窗外的月光射进屋里,显 得格外清幽。劳累了一天的老师也睡了。啊!静悄悄的夜,你再长一点吧!让老师多睡一会儿,她太累了。

我渐渐睡去了。这一次,好像妈妈真的来到我的床前。我高兴地扑进妈妈的怀里,告诉她,我吃的药,是甜的。

【小题1】给下列带点的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
养(diào   tiáo)   和(ǎi   āi)  面(páng   chǒng)  脸(jiá   jiā)
【小题2】写出短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哪种描写。
句①是_______描写。句②是 _______描写。
句③是 ______描写。句④是_______ 描写。
【小题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我高兴地扑进妈妈怀里,告诉她,我吃的药,是甜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

同类题4

开心阅读。
另一扇窗子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xiǎng  shǎng)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zhèn  zhèng)。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扫而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声大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括号里的正确的读音打“√”.
(3)用“___________”划出文章的中心句。
(4)给文章第6自然段加上标点。
(5)“孩子,你开错窗户了,”联系上下文理解玛利亚老师的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