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
竺可桢的故事
竺可桢不仅爱学习,还爱用脑子思考问题。家乡雨水特别多,屋檐上老是滴水,落在石板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竺可桢站在一旁数那滴答作响的水滴,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奇迹,眼睛盯住石板出神,他心里纳闷:哎,这些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水坑呀,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再看看另外一块石板,也是同样的情况。他立即跑去请教父亲。
竺嘉祥听了儿子的问话,由衷地高兴,耐心地向他解释说:“小熊啊,这就叫‘水滴石穿’呀!别看一滴一滴的雨水没有什么厉害的,但是,天长日久,石板就被滴出小坑了。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小题1】照样子,写词语。
数着数着
一个一个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小题2】仿照下面的句子,用加下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1)竺可桢不仅爱学习,还爱用脑子思考问题。
  
  
(2)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小题3】说说你对“水滴石穿”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11-18 04:31: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类文阅读。

“飞翔”的蜘蛛

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把院子里所有的蛛网全都搅毁了。

后来,细细地观察,我才发现它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地向前爬行,小心(   )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或说是它满意了,再把丝收紧。

收第一根丝要半个多小时,直到成一条直线。

以后的进程一般比第一根丝的安置要快多了。尽管它很复杂,但蜘蛛对此十分熟练,操作起来仿佛是一种愉快开心的表演似的。

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空结起。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织得精巧而且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

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得想起那些沉默(   )言的人和一些深(   )不露的智者。

于是,我记住了:

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

奇迹是执著者创造的。

【小题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填在字后的括号里。
【小题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晨——(    )    简单——(    )
郁闷——(    )    懒惰——(    )
【小题3】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默寡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关联词语将下面的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蜘蛛不会飞翔。 蜘蛛能够把网凌空结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蜘蛛是怎样把网结在半空中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小题6】结尾作者为什么说“奇迹是执著者创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

吹泡泡

小时候,我玩儿过很多游戏,其中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

阴雨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儿,母亲就教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根细竹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又轻又圆的泡儿。再轻轻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竹管上落下来,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它们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这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清澈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的小球,四散纷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弱的球儿,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五彩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又变成肥皂水落下来,水珠洒到我们眼睛里。大家都赶忙低下头揉眼睛,揉出了眼泪。

那一个个球儿,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地吹出来的。它们轻轻地飞起,那么圆润,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小题1】“我”小时候最爱玩儿的游戏是________。玩儿这个游戏选择的时间是__________,因为这时候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小题2】文章第(____)自然段写出了这个游戏是怎么玩儿的,主要抓住了人物的(____)来描写。
A.二B.四C.动作D.心理
【小题3】第三自然段,作者既关注了肥皂泡的美丽样子,如_____________;又写了“我们”的表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把写游戏过程中的体会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同类题3

课外类文阅读。

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颖,又十分好学,因此,15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读十几遍,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

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悯农》诗。他写《悯农》诗时,正值酷暑,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 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 想啊 改啊 改啊 想啊 悯农 诗终于写成了 其中一首是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的写作态度更加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

【小题1】给第3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小题2】李绅写《悯农》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人们说李绅写《悯农》诗“字字皆辛苦”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本文通过记叙李绅在艰苦的环境中________的事件,赞扬李绅________的精神和________的写作态度。

同类题4

海瑞断案

司马迁

明朝时候的海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铁面无(思私)、明察秋毫,人称“海青天”。

初夏的一天,海瑞带着几个衙役微服出巡,在街上看见一群人慌慌张张地走过来,其中两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汗流浃(jiá)背地用一块木板抬着一个人。那人身上严严实实地盖着被子,插着珠钗的头露在被子外面。另几个男人在旁边跟着,不时有人去掖(yē)掖被子。走不了一会儿,他们就停下来在路旁休息,然后再换另外两个人抬着木板走。

海瑞觉得蹊跷,便上去(询寻)问:“小伙子,你们这样急急忙忙地赶路做什么啊?”“回大人的话,”其中一个年轻人说,“我妹妹身染恶疾,所以我找来几个同村的小伙子抬她去县城看医生哩。”海瑞又指指被子问道:“你这样给病人盖被子,小心热着病人。”年轻人赶紧回答:“没事,没事,我妹妹病了好几个月了,身体虚得很。”海瑞觉得这群人有问题,于是派一个衙役暗中跟踪。不久,这群人来到村子最西头的一座房屋前,从屋里出来两个人把他们迎了进去。

海瑞回府后迅速派人将那伙人抓了起来,衙役从那间屋里搜出了大量金银财宝。后来经审(讯训)证实,那伙人是一群强盗。

衙役很好奇,海瑞是怎么发现这些人是强盗的呢?海瑞笑着解释道:几个强壮的小伙子,抬一个久病的小姑娘,(竟竞)然会累得需要中途频频休息、换人。发生这种情况,只能说明这木板上藏有很重的东西。(   )他们藏的是什么东西,这样做(   )有嫌疑。

(选自《探案故事美绘彩图版》)

【小题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小题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__________)
(2)身体强壮有力。(__________)
(3)汗水流得满背都是,形容流汗很多,衣服都湿透了。(__________)
【小题3】在文章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并造句。
   
【小题4】海瑞是怎么发现那些人是强盗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