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小院的景色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  )茄子(  )西红柿(  )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  )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小题1】填空。
这段话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________,北面有个___________,院子东面种着____________,南面是__________。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___________,这段话中的第_____句到第_____句,都是写这里的景色的。
【小题2】读句子,想想带点词的意思,给合适的说法打“√”。
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这句话写了:  
①葡萄长得多,有时香味会使人像喝醉酒一样糊里糊涂。 (  )
②葡萄不但长得多,而且香味使人陶醉。   (  )
③葡萄成熟了,很可爱。 (  )
【小题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高大—— (____)  热闹——(____)
【小题4】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漂漂亮亮 __________ ___________
【小题5】用“ ”画出打比方的句子。
【小题6】给文中(  )的地方加上标点。
【小题7】文中的“青菜黄瓜茄子西红柿”同属于(_____)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12-21 02:09: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1990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邀请北京中学生梁帆去荷兰参加“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的活动。
活动开始了,宾馆门前升起了50多个国家的旗帜。梁帆在各国国旗中寻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但是他始终没有找到。为什么在这样大型的国际会议上,却没有中国国旗呢?梁帆立即找到会议组织者,严正要求:“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是代表中国来的!”临到吃午饭时,会议组织者也没有把中国国旗升起来。梁帆把会议组织者拉到餐桌前,指着餐桌上的粉红色桌布,说:“(   )你们找不到中国国旗,好办,我(   )把桌布染红,做一面中国国旗!”梁帆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会议组织者,他们马上安排人找到了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宾馆前把它升起。梁帆的行为也受到各国与会代表的敬佩,纷纷称赞他是“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梁帆向会议的组织者提出了什么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帆一定要坚持升中国国旗是因为(    )
A.没有升国旗他就得不到与会代表的敬佩。
B.他想得到别人的称赞。
C.他是代表中国来的,五星红旗代表我们国家的尊严。
(4)你觉得怎样做才是爱护国旗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课外阅读。
悲壮的藏羚羊
一提起藏羚羊就让人产生一种联想,想到它轻快敏捷优美的奔跑姿态,想到它一闻到空气中有危险气味时就迅速跳离的动物本性,那是生存的天性,是在残酷生态环境中繁衍的唯一途径。
都知道藏羚羊有高度发达的听觉和嗅觉器官,有修长而有力的优美四肢,可它们胆小如鼠,一遇危险就以每小时三十五公里的速度飞逃而去。
藏羚羊也曾勇敢过,它跪拜过猎人,跪拜过屠杀它的枪口,那是为了腹中孩子的生存;在危急时刻,藏羚羊也会为了保护自己的幼仔,主动地站在幼仔和野狗或虎豹之间,以转移捕食者的注意力,那是母性的勇敢。而我要说的却是藏羚羊的悲壮!
那是一个不幸的年代,一个悲惨的日子。狂风,在旷野呼啸,一队铁马金戈的围猎者,正驱赶着一群狂奔的藏羚羊。那耸立的羚角,那肥硕的身躯,把狩猎者的贪欲刺激的空前膨胀,那屠杀者的阵阵狂呼,夹杂着藏羚羊倒地的声声哀号,把个天地搅的混沌一片,仿佛进入了世界的末日。
这是一场血腥的大屠杀,这是一场生死的大逃亡。没有谁可以阻止贪婪的魔掌,也没有哪位佛祖神灵肯从天而降,拯救弱小的生命逃离厄运!
这是一场残酷的大毁灭,这是一场挣脱死亡的最后一次拼搏。没有谁可以相信屠杀者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没有哪个逃生者能用跪拜的双膝和两行乞求的眼泪感动疯狂的枪戈。
这是强与弱的最后较量,这是生与死的最终裁决。
狂奔,追杀,流血,逃命,死亡……血腥在继续,生命在挣扎……
忽然,藏羚羊停住了逃命的脚步,原来它们奔逃到了一个悬崖峭壁上。下面是万丈深渊,离对面的险峰绝不是藏羚羊一越而过的跨度,后有屠杀,前有死亡!
可怜的藏羚羊啊,刚刚落地三五分钟就能行走,不到一天就能奔跑的藏羚羊啊,它的一生都是活在奔跑与逃亡的路上!而今,它终于跑到了尽头,跑到了生命的终点!
面对悬崖,有几只强壮的羚羊,飞身而越,可惜才越过一半就坠落崖底,哀号声响彻整个山谷……
就在这绝望的时刻,悬崖上的一只老羚羊在羊群中引颈长号,似乎在发号施令,羚羊们立刻列成两队,一队是由这只老羚羊带领的老弱病残,另一队是成年健壮的,只见那只老羚羊后退几步毫不犹豫飞身跃向对面,而另一队的一只强壮的羚羊也飞身跃起,在前面的老羚羊还没有坠落的瞬间,踏着它的脊背再一次跃起,终于越过了山涧,跳到了对岸安全的地方!
就这样,一只老羚羊的坠落,换取了另一只羚羊的生命!
就这样,一只老羚羊的脊背,托起了一个生命,托起了一个生机,托起了一个希望。
一对对,一双双,死与生,生与死,演绎了世间最悲壮的一幕!
山谷中“扑通、扑通”的坠落声和对面山崖不忍离去肃立的逃生者,震撼了整个山谷,也震撼了追杀的屠夫们。
这千古罕见的一幕,令人胆寒,令人肃然起敬。屠夫们忘记了猎杀,呆呆地注视着一对对藏羚羊前仆后继地扑向悬崖,直到最后一只老羚羊高高地举起骄傲的羚角,任身躯的鲜血一滴滴地流淌,没有一声哀号,用冷漠绝望的目光横扫过追杀它们的屠夫们,用世间最优美的身姿,转身跳下了悬崖……消失在云雾深锁的山涧,用鲜血和生命铸成了这一幕永恒的悲壮!
藏羚羊啊,在强敌、绝望面前,在生与死的紧急关头,能用生命做垫脚石,这是何等的机智聪明!用自己的死亡来换取种族得以生存,是何等的奉献牺牲!能战胜胆怯、勇敢抗争,又是何等的坚强无畏啊!
藏羚羊,你不就是这样繁衍不息、代代相传的吗?你不就是这样以柔弱之躯在虎豹豺狼中顽强生存的吗?这悲壮的一幕,是不是要告诉整个世界,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这里周而复始地演绎着适者生存的真理?
狂风停止了呼啸,松涛不再轰鸣,藏羚羊最后的一声叹息也消散了、消散了……连同这血淋淋的悲壮一幕!
这千古罕见的一幕,令人胆寒,令人肃然起敬。屠夫们忘记了猎杀,呆呆地注视着一对对藏羚羊前仆后继地扑向悬崖,直到最后一只老羚羊高扬起起骄傲的羚角,用冷漠绝望的目光横扫过追杀它们的屠夫们,转身跳下山崖……
【小题1】文中“前仆后继”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藏羚羊是悲壮的,请你在文中至少找出三个和这个情景相关的成语。
【小题3】结合上文,说说你对“就这样,一只老羚羊的脊背,托起了一个生命,托起了一个希望。”这句话的理解。
【小题4】在你的印象中,藏羚羊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小题5】摘录一个欣赏的语句,说说喜欢的理由。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蝉的一生

周作人

夏天到了,“知了”即将唱起歌来了,我在夏至到来的前五天听见一只知了来到院子里的槐树上开始唱歌,时间与法布尔《昆虫记》所说的完全相合。

知了的学名叫“蝉”,《昆虫记》中有关于蝉的文章共有五篇,把它的一生说得相当清楚。据说,其幼虫钻人土中,就树根吸水为生,大概需要四年之久,称为“复育”。“复育”的样子不大好看,就同药铺的蝉蜕一样,不过更是膨胀胖大,身体内充满水分。之后,蝉择日破土出来。出来时,它并无别的工具,只是把体中的水洒在土中,再用力挨挤,使四周湿泥成为墙,最终隧道便渐渐成功,体中的水用完时,就回到树根再去吸取,直至顺利到达地面。所以蝉的洞口整齐光滑,没有一点碎土。蝉蜕化以后,大抵可以生活五个星期,它的工作就是吸树汁(蝉是餐风饮露),歌唱(雄)以及生殖。

这里,令人特别奇怪的事——它为什么要歌唱呢?照例说这应该是在唱情歌,但蝉都是聋子啊,唱得再好,它们谁也听不见。不过,蝉们眼睛很好,在树上叫着的时候你走近前去,它会撒你一脸的尿后,急忙飞去了,可是,你若在它后边拍手高呼,它却全不在意。记得法布尔曾经做过试验,在有蝉的树下放了两响炮仗,但它们依旧叫个不停,也不逃走。那么究竟为什么歌唱呢?我想,大概只是为表示生的欢乐吧!

【小题1】什么是“复育”?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小题2】蝉的一生只有三样工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蝉是怎样钻出地面的呢?我能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用“﹏﹏﹏”画下来。
【小题4】蝉的生命非常短暂,但却一直在不停地歌唱着,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你在生活中看见过蝉吗?它是怎样歌唱的?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即可。(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