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地  震

地震是地壳的震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震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震动最早的部位。大地震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

地球的结构就像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 ”—地核;中间是“ ”—地幔;外层是“ ”—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 ,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千米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的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小题1】选择相应的词语填充在文中第2自然段前三个横线上。
蛋清 蛋黄 蛋壳
【小题2】请将“错位”、“变形”、“断裂”三个词恰当地填充在第2自然段后三个横线上里。
【小题3】请你根据第3自然段的相关内容,说说什么叫“震级”。
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雅安大地震,使许多同胞失去了生命,国人无不为之哀痛。请你试着把下面的挽联补充完整。
九州山河凝血泪,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0-13 06:26: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珍贵的熊猫
熊猫,也叫猫熊,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数量很少的动物。
熊猫的生活习惯十分奇特而有趣。它生活在高山的森林里,喜欢吃竹笋、竹叶,一边吃,一边走,一边排粪,似乎不讲究卫生。它喜欢爬树,常常爬到云杉树上剥皮,用不了很久,就将树皮剥得精光。它喜爱喝水,喝饱以后,往往像喝醉酒那样东倒西歪,或醉卧”在河边。
熊猫很淘气。有时,当猎人出去打猎的时候,它便趁猎人不在家,大摇大摆地闯进猎人搭起的棚子,偷吃猎人的野味。吃完了,还把勺子扔得远远的,甚至把锅挂在树杈上。
熊猫很机灵。森林里有一种小动物,叫竹鼠,经常钻在自己的洞里咬竹根。每当听到竹鼠咬竹根的声音时,熊猫便根据声音寻找它的洞口。找到洞口后,熊猫立即不停地向洞里喷气,并用前爪在地上使劲地拍打。这样一来,可把竹鼠吓坏了,以为什么野兽就要钻进洞里来吃它,于是连忙逃走。谁知,熊猫早在一旁等待着,看见逃窜的竹鼠,马上扑上去,猎取一顿美餐。
在大森林里生活,经常会遇到各种野兽的袭击。熊猫对其他野兽的袭击,总是坚决还击的。在熊猫生活的地区,有一种诡计多端的豺狗。这种野兽常常成群结队地跟随在马、牛、羊的后边,乘机扑在这些畜生的背上,然后扭过头把畜生吃掉。熊猫却有对付豺狗的办法。一旦遇到豺狗,它便四脚朝天地仰卧、在地上,这样既保住自己,又能腾出四个脚爪对付敌人。当一只豺狗向它袭击时,它四爪齐抓,连撕带咬,这样豺狗就会大败而走。
【小题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狡诈的计谋很多。     ( )
(2)结成集体、队体,形容很多。    ( )
【小题2】文中画横线部分中的“醉卧”加引号是因为 ( )。
A.它喝得很醉,引号起强调作用。
B.它没真喝醉,此处这么写是为了写出大熊猫喝完水后憨态可掬的样子。
【小题3】熊猫在抵御豺狗时的动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动词说明熊猫很___________(可爱、凶猛、勇敢、残暴、善良)。
【小题4】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熊猫属于食肉动物。    ( )
(2)熊猫属于食草动物。    ( )
(3)熊猫属于杂食动物。    ( )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鸦 阵
故乡失去的景观很多,鸦阵是其中之一。
鸦是指乌鸦,我们这地方土语叫“老鸹”。五六十年代,这种鸟儿很多。几乎每个村庄,那高高的树梢间都有乌鸦筑的巢。未进村,远远地就可以看见。那乌鸦巢也是乡村的景观之一吧。它使我们感到,鸟儿和我们人类住在同一个村庄。
出沛县城向西北,三里一堡,二十四里路共八个村庄。我们住的村庄叫四堡。我们村的地半沙半淤,称不上沙土窝,再朝西北,到六堡、七堡、八堡,就是沙土窝了,那是“微风三尺沙,黄土埋庄稼”的地方。那个地方的土质瘠薄,多碱,比较适宜种的庄稼有花生、红芋。我们称那个地方叫沙土窝,也称花生窝。每年秋天到刨花生的时候,便常常会形成这样的景观:成千上万只的乌鸦从西北飞来,像一片黑压压的乌云,遮天盖地,带起一阵狂风,这便是鸦阵。这鸦阵很惊心动魄,显示出鸟类的一种气势和威风。当鸦阵过来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便挥着手臂朝那天上的乌鸦呼叫:老鸹老鸹使风来,给我削个花生来。这鸦阵竟使我们的童年变得欢乐无比。
鸦阵的形成,自然和那沙土窝的花生收获有关。刨花生总是刨不尽的。那收获过的花生地,正是乌鸦觅食的好地方。于是,这季节聚集了成千上万只乌鸦也就不足为奇。
后来,这鸦阵便消失了;再后来,在故乡的天空或树丛,连乌鸦也很难见到了,因为这地方已容不得乌鸦的生存,它们或被农药药死,或为逃避猎枪的追捕,而迁徙到山区去了。
自然界不仅有鸦阵,还有其他动物的阵容。如某天某个时辰,突然有人发现大批的燕子飞过,或是麻雀飞过,喜鹊飞过,甚至看见有成群结队的黄鼠狼穿过大路。至于在水中,成群的鲤鱼,或是成群的黑鱼、鳊鱼、鲢鱼……可称之为鱼阵。
和我们人类一样,动物世界同样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神奇、充满梦幻的世界。
而现在,这种景观是越来越少了。多么希望故乡在创建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给动物们留一片生存的环境。这地球,毕竟不只属于我们人类。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鸦阵    ( )的庄稼    ( )的地球
( )的世界    ( )的花生    ( )的环境
(2)作者为什么无比怀念家乡的鸦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你读到“微风三尺沙,黄土埋庄稼”,你的眼前展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么希望故乡在创建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给动物们留一片生存的环境。这地球,毕竟不只属于我们人类。”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与自然界的万物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请你具体发表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课外类文阅读。
据史料记载,“蒙娜丽莎”是当时佛罗伦萨一个著名银行家的妻子。达·芬奇为了唤起她发自内心的情感,曾经请到了钢琴师为她演奏,丑角为她表演。但是,这个见多识广、冷漠、理性的女人,并没有使画家得到他想要捕捉的东西。为此,画家不得不将画作( )地延迟了三年。有一天,这个富贵夫人在翻阅草图的时候,忽然发现了画着鸭掌的图画,她感到非常疑惑。画家说,这是他为研究和设计飞行器而画的,因为水流和气流、水浮力和大气浮力、鸭子在水中滑行和飞禽在空中飞翔有某种相似之处,鸭掌滑水动作虽然简单,但隐藏着飞行器飞行的某种秘密。这个冷漠、理性的夫人听到这番话,又想到飞行器一旦设计成功,人类将可以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情景……顿时,引起她很大的震动,并由衷地发出了微笑。这一难得而发自内心深处的微笑立即被达·芬奇捕捉到了,并把它成功地塑造了出来。
(1)选择一个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继续   陆陆续续   持续   断断续续
(2)“蒙娜丽莎”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蒙娜丽莎”因为什么事而发出由衷的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