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欣赏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qīn zhàn( )我国东北三省之
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人民群众自愿组织起义勇军,奋起抗战。戏剧家田汉以此为题材,写了一个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电影的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田汉是在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前,把这首gē cí( )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的。后来,这首歌词交到音乐家聂耳手中。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激发起极大的创作热情,立即动手谱曲。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tán qín( ),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催人奋进,yóu qí( )是结尾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坚定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写词语。
2.从文中找到表示下列意思的词语。
(1)(声音、情绪等)强烈、高昂。( )
(2)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
(3)不畏艰险,勇敢地一直往前进。( )
3.我们的国歌歌名《    》,词作者是    ,曲作者是    
4.(多选)对选文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魔爪”表达了作者的愤懑、痛恨之情
B.聂耳光有音乐才华,缺少热爱祖国的精神
C.结尾一句点题,用高昂激越、催人奋进的语气来读
D.这段话写了国歌在国内产生的巨大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8-25 01:31: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三峡(节选)
余秋雨
  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对稍有文化的中国人来说,知道三峡也大多以白帝城开头的。李白那首名诗,在小学课本里就能读到。
当我真的坐船经过白帝城的时候,依然虔诚地抬着头,寻找着彩霞。船上的广播员正在吟诵着这首诗,口气激动地介绍几句,又放出了《白帝托孤》的乐曲。猛地,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全都涌成一团,把人震撼。
《白帝托孤》是京剧,说的是战败的刘备退到白帝城郁闷而死,把儿子和政事全都托付给诸葛亮。抑扬有致的声腔飘浮在回旋的江面上,撞在湿漉漉的山岩间,悲愤而苍凉。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可怜的白帝城多么劳累,清晨,刚刚送走了“李白”们的轻舟,夜晚,还得迎接“刘备”们的马蹄。只是,时间一长,这片山河对诗人们的庇佑力日渐减弱,他们的船楫时时搁浅,他们的衣带经常熏焦,他们由高迈走向苦吟,由苦吟走向无声。中国,还留下几个诗人?
【小题1】三峡的起点是____,与之相关的李白的诗是《________》。
【小题2】用“  ”画出有关《白帝托孤》主要内容的句子。
【小题3】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了作者童年时对“朝辞白帝彩云间”的误解,作用是(  )(多选)
A.小孩子的误会更为浪漫,引导着人们去寻觅那神秘美丽的白帝城
B.道出了作者对白帝城的向往和喜爱

同类题4

八达岭西面的山坳里,坐落着一个不起眼的小火车站——西拨子。被子春的一天下午,小站里来了一位军人,他站在磅称前要求托运两箱医用X光胶片。
小站啊,你实在太小,虽然站在纸箱前面的两位师傅都已年过半百,但他们生平还是第一次办理这种物品。
“这胶片易燃吗?”他们相互询问着,随后搬来了文件翻阅,可书上对这种胶片却只字未提,“请示上级车站!”
电话接到南口货运室,回答干脆极了:胶片、胶卷都一样,全是易燃品,不能托运。
军人的鼻子上沁出了汗珠,显然他着急了。他连说带比划地向老师傅们解释:这是一种特殊胶片,并非易燃品。
老师傅被军人的情绪感动了,粗糙的手第二次拿起电话听筒,康庄货运室的电话铃响了,可是回答并不比南口多一丝希望。
军人失望了,他知道路规和军规有着同样的威严,他哑口无声地站在那里。
“唉,您别急,别急!我们站小啊,太小!从没办过,没办过!我们要向国家负责,也要向旅客负责,都得负责!”老师傅们看着包装箱,终于合计出了办法。
电话筒第三次拿起,电流在几百里的干线上掠过,通到了胶片的产地——保定。
“保定车站货运室吗?请回答……”
“……这是安全胶片,可以托运!”
小事的结尾充满了喜悦,充满了歌颂!
哦,小站,你小得像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在祖国的运行图上有多少这样的小站,它们联成了祖国的动脉。
1. 为这篇文章选择一个恰当的标题,它是(  )。
A、《小站上的故事》   B、《有这样一个小站》   C、《胶片终于托运了》
2. 根据下面的解释,在文中找出与它相应的成语。
①“一个字也没有说到”——
②“像哑巴一样不能说话”——
3. 第十一自然段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

4. 康庄货运室回答不能托运的理由是什么?
  
5. 文中“祖国的动脉”所比喻的是什么?
 
6. 简要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同类题5

为别人喝彩
我曾应邀参加一所小学的运动会。有一个班级获得了“道德风尚奖”,为什么呢?校长说:“在大多数同学为自己班级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而欢呼雀跃时,只有这个班的学生在为自己喝彩的同时,也不忘为别人喝彩。”
由此,我还想到这样一个场面:2001年8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当法国体育代表团走到主席台前时,人们意外地发现,法国运动员高高地举起了一条横幅,上面用中文写着一行字:“法国代表团祝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巴黎申办奥运会败给了北京,但法国人仍能大度地为竞争对手喝彩,难道他们不应该赢得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吗?为别人喝彩,未必说明你就是弱者。
生活中,不少人只知为自己的进步与成功欢喜,却很少真心实意地为别人喝彩。其实,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别人的时候,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却能收获友谊与合作;为别人喝彩是一种人格修养,赞赏别人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己矫正狭隘、自私和妒忌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
为自己喝彩容易,为别人喝彩难,我们应该学会为别人喝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 ) 友谊——( ) 热烈——( ) 矫正——( )
2.选词填空。
热烈   猛烈   强烈   剧烈
(1)饭后不宜进行( )运动。
(2)上海人民( )祝贺北京申奥成功。
(3)早晨,我推开窗户,( )的阳光射得我眼睛发黑。
(4)风( )地刮着,仿佛要摧毁一切。
3.用直线画出文中一句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章填空。
(1)“为别人喝彩”是值得推崇的,因为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写了两个“为别人喝彩”的事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是否应该为别人喝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