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

梅兰芳练功

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小时候,是个有志气、有毅力的孩子。梅兰芳曾进入“云和堂”学戏,拜吴菱仙老先生为师。吴先生对梅兰芳的要求很严,有时还采取十分严苛的训练方法,但梅兰芳总是按老师要求的那样,努力完成练功任务。当时,吴先生最厉害的一手是跷功。他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着一块砖头,让梅兰芳脚踏两根半米长的高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站一炷香的工夫,起初,梅兰芳站上去总是战战兢兢,不到三分钟,就腰酸脚疼支撑不住了。可他刚跳下来,又必须马上再站上去,因为一炷香烧不完,是不准下来休息的。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梅兰芳的腿都站肿了。

经过一段时间基本功的训练,梅兰芳的跷功有了很大的长进。但他没有满足,又积极主动地设法增加训练难度。秋去冬来,他在庭院里找块地方浇了一个冰场,冰面光洁如镜,人走上去都免不了摔跤,可梅兰芳偏偏要踏上高跷,到冰场上去跑圆场。高跷本来重心就高,支撑面又很小,再加上冰滑,梅兰芳经常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吴先生看了有些怜惜和心疼,就对梅兰芳说:“休息几天再练吧!”梅兰芳却坚决地说:“先生,你不是常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先生无奈,只好让他继续练下去。

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受益甚大。他晚年时曾多次说:“幼年练踩跷,颇以为苦,但使我腰腿力量倍增。我在六十多岁时仍然演出《醉酒》《穆柯寨》一类刀马花旦戏,就不能不说是当年严格训练跷功的好处。真可谓‘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啊!”

【小题1】梅兰芳是著名的________艺术家,曾拜____________老先生为师,练习过____________功夫。
【小题2】从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我们感受到梅兰芳先生小时候练功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受到了什么益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还可换成另一句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1-13 05:23: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大师风范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为人指导演奏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要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在倾听中得到教诲。“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

一次,他收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生,在拜师仪式上,学生为他演奏了一首短曲。这个学生很有天赋,把这首短曲演奏得出神入化、天衣无缝。

学生演奏完毕,这位大师照例拿着琴走上台。但是这一次,他把琴放在肩上,却久久没有奏响。他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把琴又从肩上拿了下来,深深地叹了口气,走下了台。

众人惊慌失措_____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_____他微笑着说_____你们知道吗_____我没有资格指导他_____最起码在刚才的一曲上_____我的琴声对他只是一种误导_____

全场静默片刻,然后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蕴含着三重含义:一是为学生的精湛琴艺;二是为教师对学生真诚的赞美与尊重;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盛名之下的演奏家并没有担心在大庭广众之下褒扬学生的高超会无形中降低自己的威信。他拥有光明磊落的胸怀和可贵的谦虚。仅此一点,就足以称为大师。

【小题1】给第四段加上标点。 
众人惊慌失措________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________他微笑着说________你们知道吗________我没有资格指导他________最起码在刚才的一曲上________我的琴声对他只是一种误导________
【小题2】用“________”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小题3】这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怎样为人指导演奏?他为什么要这样?   
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说“这个学生很有天赋”。是指:________。
【小题5】从哪里可以看出大师“拥有光明磊落的胸怀和可贵的谦虚”?请用波浪线画出有关语句。   
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