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短文阅读

往事

①如烟的往事有许多,大都被我淡忘了,然而,独有那件雨天里发生的小事,却长久地印在我的心中,时时撞击着我的心,使我清醒,催我奋进。
②三年前的一个夏日,刚才还是蓝天,却忽然哗哗地下起雨来了。我赶忙去给妈妈送伞,真不巧,她没在,我又扫兴地往回跑。路上的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雨淋得直跑。我虽然打着伞,可风夹着雨点还是往脸上扫,雨不小呢!我慌忙地跑到单元门口时,不小心差点和一辆装满脏物的手推车撞上。我忙一抬头,哟,这小小单元门边的房檐下,竟站着好几个人呢,里头还有那个往日管扫地的老妈妈,她好像以一种异样的热切的眼光在看我,我什么也没顾,就从她身边一擦而过,上了楼。
③我感到身上一阵冷,急忙换下被淋湿的衣服。雨越下越大,我赶忙去关窗户。透过雾气蒙蒙的雨帘,我漫不经心地朝下一望,突然,我的目光惊呆了,我又看到了那几个在房檐下的避雨人:那个往日默默扫地的老妈妈正来回挪动着脚步,她的旁边站着一位抱小孩的母亲,孩子正在蹬着腿脚,不用说他在大哭,母亲已经脱下了外衣包在孩子身上,还有……。我不敢再往下看了,我觉得他们会向我投来锋利的目光,那是热切的目光的落空。我颓然地向后退,窗户关上了,窗外的雨好像在冲刷我心灵的污点,我的思绪纷繁。
④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要学会助人;戴上了红领巾,我意识到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佩戴金色团徽的那天晚上,我抄录了高尔基给他儿子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快乐……”,一丝甜蜜的回忆被哗哗地雨声打断了。我这是怎么了?我不是发誓,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给人留下鲜花和思想?我责问自己。透过窗外的雨帘,我看到了自己心灵深处自私的污点……我猛然抓起雨伞,冲出了家门。
⑤然而,在雨的世界里什么都没有了;他们不知在谁的帮助下走了。我转回身,呆立着,任凭雨点猛烈地砸在伞上,砸在我心上……
⑥三年过去了,这件小事却并没有过去,它总是闪现在我的眼前。让那些猛烈的雨点永远冲刷我人生道路上的污渍吧!
【小题1】解释下列词语
突如其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不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我不是发誓,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给人留下鲜花和思想?(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全文的结构上看作者采用的叙述方式是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第②自然段中说“那个往日管扫地的老妈妈”“以一种异样的热切的眼光在看我”,联系下文,说说这眼光中包含着怎样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第③自然段写“我不敢往下看了”,这是为什么?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下面的场面太令我害怕了,那些人会看不起“我”,责骂“我”。
B.因为下边有热切期待而又失望的目光,使"我"无地自容,使“我”自责。
C.下面有人会批评“我”,指责“我”,令“我”难堪,使“我”抬不起头。
【小题6】从全文看,文章第④段回忆内容的叙述顺序是(______)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小题7】第④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画线的部分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
【小题8】对第④自然段中“猛然抓起”、“冲出”两个词语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我”的悔悟,以及改正缺点的行动与决心。
B.表现了“我”的动作迅速、利落。
C.表现了“我”恍然大悟,突然想起了这件事、赶快去做的样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2-17 04:55: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不瞒真相

老舍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读小学的时候,学习刻苦,待人诚恳,同学们都很喜欢他。有个叫高煜年的同学,更是和他形影不离。

这一年初春,东风吹拂,气候宜人,古城北京的上空,几乎每天都飘满了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风筝。一天,语文老师触景生情,出了一个“说纸鸢”的作文题目,让同学们当天写完。

老舍文思敏捷,不一会儿就写好了。可高煜年还在那儿紧锁眉头,苦思冥想。老舍等得不耐颇了,便走到高煜年面前,悄悄地说:“让我给你起个头吧!快点写完交了,咱们好去放风筝。”高煜年一听,眉眼顿开,连声说:“你真好!够朋友!”

第二天语文课上,老师眉飞色舞地对同学们说:“这次作文,不少同学大有进步,高煜年同学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开头尤其精彩。”接着,他情不自禁地高声朗诵起来。

老舍和高煜年望着老师那副陶醉的神态,止不住偷偷地笑了起来。老师发现后,奇怪地问:“你们笑什么?难道我读错了吗?”

“老师,你没读错,不过……”

“不过什么?”老师追问下去。

这时,老舍和高煜年四目对视,深感自己不该弄虚作假,欺骗老师,便把真实情况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

【小题1】短文中表示老师神态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表示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形容颜色多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形容两个人关系亲密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
【小题2】同学们喜欢老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老舍帮助高煜年写作文开头的原因是(   )
A.应高煜年的要求。
B.老舍想和高煜年早一点儿去放风筝。
【小题4】能体现老舍和高煜年最后做法的一个四字词语是(   )
A.通情达理B.年少无知C.知错就改D.弄虚作假
【小题5】想一想:当老师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会怎样说呢?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课外阅读
梅花飘香忆当年
在百花凋零的寒冬里,一簇簇摇曳着盛开的梅花,像一朵朵粉红色的云霞,映入我的眼帘;一股股梅花芳香,沁入我的心扉,牵动我的情思……
也许对梅花有一种亲切的感情吧。
小时候刘老师经常带我们三姐妹去采摘青梅。春天降临了,百花争艳,梅树上也结出了累累青果。我们上山摘青果,满载而归,而后就坐在刘老师的院子里欣赏梅花,品尝青梅。一会儿,大家都说牙齿好像变软了,不敢再吃青梅。沉默了一阵,为了活跃气氛,我提议我们三姐妹比赛背诵吟梅名句。
话音刚落,小妹故作娇嗔地说:“王安石为梅花孤傲峻峭写下了通俗易懂的名诗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大姐老成持重,慢条斯理地说:“陆游云:‘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出了梅花清高自赏、洁身自好的情操。”
我正苦于记不起其他咏梅名句,听姐姐这么一说,我就有了头绪,眨了眨眼睛,神气地高声说:“伟大领袖毛主席读陆游的咏梅佳作后,以气魄雄伟的笔触,反其意写下了不朽的咏梅名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寓意独树一帜,倍觉清新。”
刘老师看到我们三姐妹得意的样子,微笑着说:“梅花结果实了,严寒已经过去,温暖的春天到来了。愿梅花精神渗透到你们每个人的精神生活当中。”
今年冬天又降临了,故乡小学旁边那漫山遍野的梅树又该含苞欲放了吧。故乡的梅花啊,你经受了几多风霜,你还会像以前那样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吗?
【小题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成语。
(1)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__________)
(2)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__________)
【小题2】“我们”三姐妹比赛背诵梅花诗句,其实是对梅花的赞颂,王安石、陆游和毛主席的诗句分别赞美了梅花            的美好品质。
A. 坚贞不屈    B. 坚强高洁    C. 至刚无欲
【小题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后文可以知道“我的情思”是(  )
A. 思念杨梅的味道
B. 对刘老师的思念
C. 对故乡、美好的童年生活的回忆,及梅花精神对“我”的影响
【小题4】刘老师所说的“愿梅花精神渗透到你们每个人的精神生活当中”这句话的含义是(  )
A. 梅花品质高尚,它面对严寒毫不惧怕,凌寒怒放,刘老师希望我们能够学习梅花的这些精神,做一个坚强、乐观的人
B. 刘老师希望我们都爱梅花,把梅花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

同类题5

阅读天地。   
_________的女主人
一天,有一位女主人请客。大家围着桌子坐着,一边吃喝,一边说笑 。主人把保姆叫来,低声说了几句话。保姆听了脸色发白,就急忙跑出去了。
不一会儿,保姆端了一碗热牛奶,穿过客厅、放在阳台上。客人们都觉得很奇怪,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又过了一会儿,保姆赶快把阳台的门紧紧关住,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女主人说:“好了,现在大家都安全了。”
客人问女主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说:“刚才我们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不过,现在它已经被关在门外了。”
客人们都吓了一跳。女主人说:“眼镜蛇来的时候,我不敢惊动它,也不敢告诉你们,只好假装没有事。后来,我让保姆把一碗熟牛奶放到阳台上。因为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它一闻到牛奶味,就会跟去。保姆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去喝牛奶,就马上把门关起来了。”
一位客人问:“你怎么知道眼镜蛇在桌子底下?”她说:“____眼镜蛇就盘在我的脚上呀!”
另一位客人问:“为什么你不喊我们帮忙呢?”她说:“我一喊,你们必定会慌乱起来。大家一动,眼镜蛇受了惊,(    )咬一口,我(    )没命了。”
大家听了,很佩服女主人,都赞叹不已。
l,仔细读全文,然后在题目的横线上加一个合适的词语。
2,(1)在文中第5自然段的横线上应填第____句最台适。
A.我是知道的。B.我能不知道吗?
(2)文中第6自然段的括号里应填下面第____一组关联词语。
A如果……那么……    B,只要…一就……    c只有….-才…-一
3.默读第1自然段,并结合全文,想象女主人可能低声说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