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不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儿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小题1】哪些句子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请用“  ”从文中画出来。
【小题2】读文中画浪纹线的句子,思考:这些描写采用了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
【小题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1)照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刻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11 12:11: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孝心无价
毕淑敏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本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价。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鉴赏感悟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张继泊舟在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让他领略到一种韵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练习提升
【小题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词语。
(1)最高的位置,没有能够超过的。 (   )
(2)指人马上就要死去了。 (    )
(3)出乎意料,想象不到。(    )
【小题2】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强——(    ) 长久——(   ) 善良——(    )
【小题3】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一个反问句抄写在下面,并把它变成陈述句。
【小题4】读文章,理解文意后填空。
(1)作者认为一味求学的苦孩子是(   ),在父母病床前断然离去的游子是(   )。
(2)倒数第三自然段采用了(   )的修辞方法,运用(   )的写法,表现出“孝”是等价的。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彩池

我小时候听奶奶讲,西方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那是天上神仙住的地方;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

今年夏天,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更使我惊奇的是:所有的池水都来自同一条溪流,溪水流到各个水池里,颜色却不同了。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左半边是天蓝色的,右半边却成了橄榄绿。可是把水舀起来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个样,什么颜色也没有。

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漫山遍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光十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短文第2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水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短文开头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  )
A.描写环境,说明五彩池的景色独特
B.设下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将瑶池与五彩池进行对比,突出瑶池的美丽
D.说明这是个传说故事,强调了瑶池只是一种幻想
【小题4】五彩池的成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