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26 04:43: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已知某细菌的两种突变类型细菌Ⅰ和细菌Ⅱ的营养条件和菌落特征都相同,但细菌Ⅰ能分解有机物A而不能分解有机物B,细菌Ⅱ能分解有机物B而不能分解有机物A。现有这两种类型细菌的混合液样品,要将其分离,有人设计了一种方案,部分操作步骤如下图。

(1)步骤一使用的是________培养基,其中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等营养物质,此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以利于对不同菌种进行分离操作。
(2)步骤一采用________法接种,此接种法可使接种细菌逐渐稀释,经适宜条件培养,可形成单个、独立的________,最终可能得到纯种的细菌;要进行上述接种操作,必须在________及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杂菌污染。
(3)步骤三中,若对其中某瓶培养液中A、B两种有机物含量进行测定,当培养液中检测出如下的实验结果,其中能说明培养液只有细菌Ⅰ的是________。
A.化合物A与B含量都明显下降
B.化合物A含量明显下降,B含量基本不变
C.化合物A含量基本不变,B含量明显下降
D.化合物A、B含量都基本不变
(二)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下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

(1)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该生态工程主要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2)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来看,④、⑤途径优于③途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减少环境污染等。
(3)该生态系统中能利用发酵技术产生沼气开发生物能,从该角度看,应属于________的生态工程。
A.物质循环利用
B.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
C.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D.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利用
(4)种植业和________是人类食物生产系统的两大支柱,两者结合的优化设计需要按照__________________规律进行综合优化,使系统从总体上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