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化学

题干

实验室常利用“棕色环”现象检验NO3离子。其方法为:取含有 NO3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FeSO4 溶液振荡,然后沿着试管内壁加入浓 H2SO4,在溶液的界面上岀现“棕色环”。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 Fe2+核外未成对电子个数为_____。
(2)形成“棕色环”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3[Fe( H2O)6]2+ + NO3+4H+ =3[Fe(H2O)6]3+ + NO ↑+2H2O
[Fe( H2O)6]2+ + NO=[Fe(NO) (H2O)5]2+(棕色)+ H2O
[Fe(NO)(H2O)5]2+中,配体是______、______,配位数为______。
(3)与 NO 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是_____ (任写一例)。
(4)SO42的空间构型是_____,其中 S 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   。
(5)铁原子在不同温度下排列构成不同晶体结构,在 912℃以下排列构成的晶体叫做α-铁;在 912℃至 1394℃之间排列构成的晶体叫做γ -铁;在 1394℃以上排列构成的晶体,叫做δ-铁。晶胞剖面结构如图所示:

①α-铁的原子堆积方式为_____   。δ-铁配位数为____   。
②已知γ-铁晶体密度为d g/cm3,则 Fe 原子的半径为____nm(用含 d、NA的式子表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20-03-28 11:16: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铁被称为“第一金属”,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
(1)铁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___摄取铁元素的原子光谱。
(2)FeC13的熔点为306℃,沸点为315℃。由此可知FeC13属于____晶体。FeSO4常作净水剂和补铁剂,SO42-的立体构型是____。
(3)铁氰化钾 K3Fe(CN)6是检验Fe2+的重要试剂。
①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
②写出一种与铁氰化钾中配体互为等电子体的极性分子的化学式_____。
③铁氰化钾中,所涉及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④铁氰化钾中,不存在___(填字母标号)。
A.离子键B.σ键C.π键D.氢键E.金属键
(4)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二茂铁(C5H5)2Fe是汽油中的抗震剂。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则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其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
(5)羰基铁Fe(CO)5可用作催化剂、汽油抗爆剂等。1molFe(CO)5分子中含__mol配位键。
(6)某种磁性氮化铁的结构如图所示,N随机排列在Fe构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其中铁原子周围最近的铁原子个数为___;六棱柱底边长为acm,高为c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磁性氮化铁的晶体密度为____g/cm3(列出计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