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

植物种子是怎样传播的

动物是植物种子传播(bō)的媒(méi)介(jiè)。动物身上经常粘上一些有丛毛或钩刺的种子,它们带着种子到处跑,传播得又快又广泛。有的兽类和鸟类喜欢吃山林田野的野果,它们往往把果子一口吞下去,然后到处跑或飞,果肉很快被消化了,而种子却因为有坚硬的壳留了下来,随着粪便被排到各个地方去。特别是鸟类,由于要迁徙(xǐ),可以把种子带到很远的地方去。

【小题1】文中介绍的植物种子的传播是靠______完成的。
【小题2】根据短文内容,写一写植物种子是怎样传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30 02:02: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块,这是当令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要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ロ。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一一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莱: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也不夸张。

【小题1】①第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等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
【小题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小题1】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声音延长B.转折C.解释说明
【小题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莫高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动物有趣的互助行为
我国古人对乌鸦十分崇敬,汉代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说:“乌,孝鸟也。”因为乌鸦具有“反哺”习性。乌鸦初生,母哺六十日,待母鸦衰老无法觅食时,便由小乌鸦喂哺。喜鹊和乌鸦发现食物时,总是先大声叫唤,让长辈先来吃食。老鸟吃过以后,便飞到高处放哨,让其他饿鸟安心啄食。还有黄鹂、紫燕、鸿雁等鸟类,也都是在“尊老爱幼”中生活。大海中的沙丁鱼在遨游时,行至礁石狭窄处总是自觉排队,依次前进,即使遇上了危险,仍按照“规矩”行动。小鱼从上层列队通过,老鱼从下层接踵而游,从来不会乱套。美洲有一种蜜蚁,遇到蜜源植物时,就把肚皮吃得胀胀的。但并非自己一饱了事,而是在饱餐之后立即赶回去,见到没有进食的伙伴便主动吐出蜜来,让它充饥,有时自己吐得腹中空空,也在所不惜。
热带雨林中的鹦鹉,不仅同类相亲,而且非常好客。当它们千辛万苦找到可口食物正在聚餐时,发现友邻鸟类从上空飞过,总要停下来唱“迎宾曲”,热情邀请其降临,共享美食。动物的互助本领也是十分高超的。曾有一只食蚁兽,面部不慎划伤,不住地流着血,另一只食蚁兽看到后,马上用嘴去舔,并很快找回一种止血物涂在伤口上,血就止住了。有些动物还向异类求助。有人在西伯利亚偶然发现,两只鹿带着一只无精打采的小狗獾,到一片洼地吞食泥土,然后又把它送回原处。经证实原来是鹿帮助有病的幼獾去吃沸石,终于帮助它清除了腹内的有害物质。在非洲,一只狒狒身中毒箭,危在旦夕。它毫不犹豫地请山羊带路觅药,后来狒狒已是筋疲力尽,几只山羊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一种称作白药的草药,让狒狒将这“灵丹妙药”吃下去后,利箭便从肌肉中弹跳出来,箭毒也消失了。
【小题1】给下面带点的字注音。
(   ) 敬(   ) 狭(   ) 药(   )
疲力尽(   ) 使(   ) 请(   ) 狗(   )
狒(   ) 食(   )
【小题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能按“规矩”行动的动物是( )。
(2)热情好客的动物是( )。
(3)为狒狒找药草,解毒的动物是( )。
(4)具有“反哺”习性的动物是( )。
(5)帮助同伴止血的动物是( )。
(6)为了伙伴,不惜把腹中食物吐得空空的动物是( )。
【小题3】本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
A 打比方  B 列数字  C 举例子  D 分类别
【小题4】本文列举了几种动物之间的互助行为( )
A  8种    B  7种    C  5种    D  9种
【小题5】从文中这些动物的互助行为中,你有什么感想呢?(联系身边的人或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轻松一刻。游动物园,一进大门,就看到了好多的动物。可这些动物要考考你,要你说一个和它有关的成语,你不会被难倒吧?
进入大门→羊( )→蛇(     )→虎( )
→鱼(    )→鸟( )→兔(    )
→狼(    )→鹤( )→马(    )
→鹿(    )→挥手拜拜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田鼠

①田鼠离不开田,只要有田,吃喝不愁。可人类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被偷走。田鼠呢,自有对策,它们个个都是建筑高手,像挖掘机一样,走到哪里挖到哪里。它们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特点:地势高,防水淹,既隐蔽又凉爽。

②田鼠住在这样的大别墅里,日子过得相当有规律:夏天忙着怀孕、产崽、分窝。这时候地里的庄稼还没成熟,窝里的口粮越吃越少,有时为了节省粮食,田鼠会故意少吃或不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实在饿急眼了,它们就偷果子,管它是熟还是生。

③秋天到了,所有的作物都沉甸甸地挂在枝头。田鼠见到这样的景象,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它们召集全体成员开会,然后组成偷粮小分队,分头行动,为漫长的冬天储备粮食。它们日夜在大豆地里忙碌,把长得饱满健壮的豆子挑出来,然后装在“袋子”里,尽管两腮被撑得鼓鼓囊囊的很难受,但它们依然乐此不疲,累并快乐地做着毛贼。

④这些小毛贼,一个月下来,能偷五六十斤粮食。你以为田鼠偷这么多粮食,是为了冬眠?不是的,它可不冬眠,即使满天飘大雪,它们仍然会出洞活动。

⑤田鼠在偷粮食时,一般都是齐心协力联合作战。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田鼠们靠着丰厚的储存,吃得好、睡得好,小田鼠也个个膘肥体壮,数量越来越庞大。这时,田鼠就会出现肝脏退化和神经错乱等症状,有时甚至会自相残杀。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

⑥这些偷粮的小毛贼,是农业、牧业、林业的大害。还好,猫头鹰、狐狸、猫都是它们的天敌。光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就能捕食1000只田鼠,等于保护了一吨粮食。

【小题1】下列对短文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小题2】第①和第③自然段分别介绍了____和____。
【小题3】第⑥自然段最后一句话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如果把画线部分中的“到一定程度”去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你怎样理解“种内斗争”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