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诸葛亮)

(乙)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节选)

(注)①黾勉:勉力。②辞世:指弃官隐居。③缅求:远求。④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寿命。
【小题1】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 操守,品德)B.年与时,意与日去。(消失,逝去 )
C.每以家。 (贫困)D.至心之。 (高尚)
【小题2】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静修身,俭以养德。 患病来,渐就衰损。
B.不能尔。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汝慎哉。 下视辙,登轼而望之。
D.当思四海皆兄弟义。 故是有物外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⑵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小题4】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26 04:46: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入则无法家拂士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则何时而乐耶
C.舜发于畎亩之中 皆以美于徐公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小题2】(小题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小题3】.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位古代圣君贤臣,他们经历艰苦磨难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在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再列举一例。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论证了论点中的“   ”。
【小题4】.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

同类题2

捕蛇者说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资治通鉴》节选
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ì):安定。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A.B.
C.D.
【小题2】(小题2)选出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黑质白章/驰然B.得腊之/恂恂
C.永州野产异蛇/得而腊D.悍吏来吾乡/孤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小题3】(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小题4】试分析(甲)(乙)两文共有的精神内涵
【小题5】写完《捕蛇者说》的柳宗元,如果读到乙文会怎么想?试用你自己的话来加以表达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
(2)无案牍之形 (________________
(3)不其子,视其父(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小题3】(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除“陋室”外也出现了两个“芝兰之室”,是哪两个?
【小题4】(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乙)段“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友的话题。你怎样看待这种交友方式?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正义》)

(乙)善问者,如攻①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②,及其久也,相说以解③;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攻:治,指加工处理木材。②节目:树木枝干交接处纹理不顺的部分,本句中比喻难处。③相说以解:互相脱离并分解,喻指先易后难,逐渐解决问题。说,通“脱”,脱落。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不知其也 (2)然后能自也 
(3)学半   (4)其久也
【小题2】与甲文“其此之谓乎”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叩之以小者则小鸣B.何陋之有
C.渔人甚异之D.大道之行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小题4】甲乙两文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在谈论做学问的道理时,(甲)文以“食佳肴”作比,(乙)文用“攻木”“撞钟”作比,使人易于理解。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介绍一下自己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