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shǔn)吸(shū)粟(yì)钵笑(yè)
B.攻(jié)(pō)船(qǔ)齿战(lì)
C.(móu)利(lí)难(piē)见(chuò)泣
D.(tiāo)拨琴(xián)联(mèi)粗(cāo)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2-12-18 03:48: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物种起源》绪论(有删节)
达尔文
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在 1837 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经过五年的工作之后,我写出若干简短的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的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
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我不能在这里为我的一些叙述提出参考资料和证据,只能举出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用少数事实来做说明。我十分清楚: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而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出一些与我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
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对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然而我仍想利用这个机会对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感谢,最近十五年来,他以丰富的知识和优秀的判断力多方面地帮助了我。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他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唯一可能的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但是要把像啄木鸟那样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条件是不合理的。
我把“摘要”的第一章用来专门讨论“在家养情况下的变异”。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并且,同样重要的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的“选种”在累积连续的微小变异中,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然后,我要讲一讲物种“在自然状况下的变异”。每一物种的个体比可能生存的多得多,因此各生物间便经常不断地发生生存斗争。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有利于自己的,纵使是微小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常变化中的生活条件下,将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它自然地被选择了。“自然选择”几乎不可避免地使改进较少的生物类型大量“绝灭”。
谁能解释为什么同一物种分布得广远而且繁多,而另一个近似物种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然而这些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们决定着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现在的安全,并且我相信也决定着生物未来的命运和变异的趋向。我毫不怀疑地主张,许多自然学者直到最近还保持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的观点——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那些属于所谓同属的生物都是另一个并且一般是已经灭绝的物种的直系后代。而且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
【小题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物种变异的原因除了气候、食物等等外部条件外,还有遗传变异的因素,比如“选种”;选种不属于“在自然状况下的变异”。
B.“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只有发生了哪怕是微小的变异的生物类型才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从而避免大量灭绝。
C.啄木鸟的脚、尾、嘴及舌能巧妙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与其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发生了有利于自己的微小的变异有关。
D.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物种分布得广远而且繁多,其未来命运和变异的趋向将良性化发展。
【小题2】结合文中实例,说说你对画线句(“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的理解。
【小题3】达尔文《物种起源》纲要的完成,具体可归因于哪些重要因素?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3


物流业触网打造“最后一公里”服务
在学校、单位等快递比较密集的地区,快递在地上杂乱无章堆放,影响市容和交通。快递员最大的烦恼是等着用户来取,影响投递效率、影响收入;用户担心隐私泄露,以及送货上门的安全性。这些都成为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痛点。
目前,友宝、汉凌达等结合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快件箱提升了最后一公里的用户体验。所谓智能快件箱,就是可以暂时存放快递包裹的密码柜,一般安装在学校、住宅等人群密集场所,在快递员把包裹投放到快件箱的同时,用户收到物流信息系统发出的随机密码,选择时间自取。
智能快件箱是改善和提升快件投递“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顺应了国家对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截至今年5月,我国50大城市已经安装了3.1万组智能快件箱,格口118万多个,在50个城市通过智能箱投递的快件量达到了1.13亿。
快件箱投递逐步成为城市末端投递的一个重要补充方式,这种模式可以为公众提供24小时服务,满足了特定区域和人群的收件要求,提高了服务效率,保护了个人隐私。在智能快件箱、菜鸟驿站等末端网点大量出现以前,有很多包裹都是送到写字楼等单位地址,下班再带回去,人们下班后还要抱着包裹回去,这是另外一种辛劳。
据国外邮政测算,一个快递员加一台智能快件箱相当于完成10个快递员的工作量。中通速递华北区副总经理司立垚说,快件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快递员的投递效率。在国内,社区的“最后一公里”物理距离很近,但是整个社区“最后一公里”的商业模式之路并不平坦。
国邮智库专家杨世忠分析,现实当中,由于快递企业、第三方运营企业之间的信息孤岛,造成快件一旦进入智能快件箱就处于失联状态,寄件人、收件人和企业均无法明确知道快件投入快件箱之后的状态,严重影响了服务质量。从未来利益和发展战略考虑,快递企业、电商企业不愿意与第三方智能快件箱实现信息对接,难以实现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近日,丰巢、顺丰联合快递“两通一达”和普洛斯宣布成立丰巢公司,高调宣布丰巢的智能快件箱进入市场。业内预测,快件箱完全可以成为互联网的下一个入口,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将来,快件箱还可以实现寄件服务;可以用大屏幕提供电子货架,用户扫码就可以下单支付,下班后取货即可;还可能装载冰箱,需要冷冻保鲜的商品实现完美配送。这样一来,快件箱就是无人值守的快递网点,再叠加上其他功能,是很丰富的一个互联网终端。
(节选自《新华网》)
【小题1】【小题2】下列关于“智能快件箱”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智能快件箱是指结合了互联网技术的、可以暂时存放快递包裹的密码柜。
B.智能快件箱一般会安装在学校、住宅等人群密集场所,可以满足特定区域和人群的收件需求。
C.智能快件箱在收到快递员投放的包裹的同时,会让收件者收到快递员发出的取件随机密码。
D.智能快件箱为公众提供了24小时服务,可以保证收件用户选择任意的时间前来提取包裹。
【小题3】【小题4】【小题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智能快件箱出现之前,大量的快件总是在地上无序堆放,给城市的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带来一定的影响。
B.智能快件箱对原有的快件投递经常面临的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痛点起到了改善作用,并且能够提升投递效率,符合国家在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想法。
C.我国已经开始在全国50个大城市安装了三万多智能快件箱,为用户提供了一百一十多万个储存包裹的格口,投递了一亿多件包裹。
D.智能快件箱已经逐步成为城市末端投递的一个重要补充方式,智能快件箱和菜鸟驿站等末端网点也的确缓解了收件用户在单位接收包裹下班带回的辛苦。
【小题6】【小题7】【小题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有的投递方式致使快递员经常等待收件用户,如果开通智能快件箱,那么一个快递员和一台智能快件箱的工作效率要高于原有模式下九个快递员的投递效率。
B.现实中,要想实现智能快件箱的服务效益的最大化,就一定要协调好电商企业、快递企业、和第三方智能快件箱运营企业的信息对接,这样收件人也能得到便利。
C.由快递公司和互联网科技公司共同创建的丰巢智能快件箱近日已经高调进入市场,独树一帜地开创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智能商业模式。
D.物流业触网后出现的智能快件箱还将可以形成一个丰富的互联网终端,既能完成包裹投递,又能实现电子货架扫码购物下班取货,还能实现冷冻保鲜商品的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