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请赏析以下内容: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抑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20-03-26 06:03: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祠部陆员外书
韩愈
执事好贤乐善,孜孜以荐进良士、明白是非为己任,方今天下一人而已。愈之获幸于左右,亦将一年于今矣。诚不自识其言之可采与否,其事则小人之事君子,尽心之道也。
执事之与司贡士者相知诚深矣。彼之职在乎得人,执事之志在乎进贤,如得其人而授之,所谓两得其求,顺乎其必从也。执事之知人其亦博矣。夫子之言曰:“举尔所知。”然则愈之知者,亦可言已。
文章之尤者,有侯喜者、侯云长者。喜之家在开元中衣冠而朝者兄弟五六人。及喜之父仕而不达,弃官而归。喜率兄弟操耒耜而耕于野。地薄而赋多,不足以养其亲,则以其耕之暇,读书而为文,以干于有位者而取足焉。云长之文,执事所自知。其为人淳重方实,可任以事。有刘述古者,文丽而思深。其为人温良诚信,无邪佞诈妄之心,强志而婉容,和平而有立。有韦群玉者,京兆之从子。其文有可取者,其进而未止者也。其为人贤而有材,志刚而气和,乐于荐贤为善。其在家无子弟之过,居京兆之侧,遇事辄争,不从其令而从其义。求子弟之贤而能业其家者,群玉是也。凡此四子,皆可以当执事首荐而极论者。主司疑焉,则以辨之;问焉,则以告之;未知焉,则殷勤而语之,期乎有成而后止可也。
往者陆相公司贡士,考文章甚详,愈时亦幸在得中,而未知陆之得人也。其后一二年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原其所以,亦由梁补阙肃、王郎中础佐之。梁举八人,无有失者,其余则王皆与谋焉。陆相之考文章甚详也,待梁与王如此不疑也,梁与王举人如此之当也,至今以为美谈。自后主司不能信人,人亦无足信者,故蔑蔑无闻。今执事之与司贡士者有相信之资,谋行之道,惜乎其不可失也。
(选自《中华文学名著百部》第33部,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执事之知人其亦博矣   博:多
B.地薄而赋多  赋:地税
C.以干于有位者而取足焉 干:求取
D.惜乎其不可失也 惜:可惜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贡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中央政府的最后一级考试即殿试者,称为贡士。
B.京兆:古代对京畿都城地域的谓称。京兆尹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一。
C.从子:宗法意义上,本是对父之兄弟之孙的称呼,唐宋时人们开始将亲兄弟之子称作从子,文中指的是京兆尹的堂侄。
D.相公:古代可用以称君子、秀才、宰相、贵族青年等,有时也用于女子称丈夫,文中是对宰相的尊称。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诚不自识其言之可采与否,其事则小人之事君子,尽心之道也。
⑵其后一二年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原其所以,亦由梁补阙肃、王郎中础佐之。
【小题4】从第三段看,韩愈衡量人才是有特定尺度的,试分点概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
【唐】韩愈
进士侯喜,为文甚古,立志甚坚,行止取舍有士君子之操。家贫亲老,无援于朝,在举场十余年,竟无知遇。愈常慕其才而恨其屈。与之还往,岁月已多。尝欲荐之于主司,言之于上位,名卑官贱,其路无由。观其所为文,未尝不掩卷长叹。
去年,愈从调选,本欲携持同行,适遇其人自有家事,迍遭坎坷,又废一年。及春末自京还,怪其久绝消息。五月初至此,自言为阁下所知。辞气激扬,面有矜色。曰:“侯喜死不恨矣!喜辞亲入关,羁旅道路,见王公数百,未尝有如卢公之知我也。比者分将委弃泥途,老死草野;今胸中之气,勃勃然复有仕进之路矣。”
愈感其言,贺之以酒。谓之曰:“卢公天下之贤刺史也,未闻有所推引,盖难其人而重其事。今子都为选首,其言‘死不恨’,固宜也。古所谓知己者,正如此耳。身在贫贱,为天下所不知,独见遇于大贤,乃可贵耳。若自有名声,又托形势,此乃市道之事,又何足贵乎?子之遇知于卢公,真所谓知己者也,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已,前古已来,不可胜数。或日接膝而不相知,或异世而相慕。以其遭逢之难,故曰:‘士为知己者死。’不其然乎!不其然乎!”
阁下既已知侯生,而愈复以侯生言于阁下者,非为侯生谋也。感知己之难遇,大阁下之德,而怜侯生之心,故因其行而献于左右焉。谨状。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卑官贱     贱:低下B.怪其久绝消息 怪:责怪
C.比者分将委弃泥途    分:料想D.又托形势   托:借口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尝欲荐之于主司/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B.贺之以酒/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或日接膝而不相知/ 弃甲曳兵而走D.为天下所不知/谁为大王为此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侯喜的学品和人品,作者“慕其才而恨其屈”,但自己推荐无门,只能“掩卷长叹”。
B.第二段通过对侯喜的神情和语言的描写,交待了卢郎中赏识侯喜之事,赞颂了他的知人之明。
C.全文多处正面表达了作者欲向卢郎中举荐侯喜之意,达到了举荐目的,构思巧妙,令人叹服。
D.文章整散结合,长短相宜,形成不急不徐的节奏感,很适于表达恳切请求的荐书的独特情韵。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卢公天下之贤刺史也,未闻有所推引,盖难其人而重其事。
(2)感知己之难遇,大阁下之德,而怜侯生之心,故因其行而献于左右焉。
【小题5】用“/”给下面文字断句。
史以名为褒贬犹且恐惧不敢为设使退之为御史中丞大夫其褒贬成败人愈益显其宜恐惧尤大也则又扬扬入台府美食安坐行呼唱于朝廷而已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