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某班(共30人)在一次考试中的数学成绩和物理成绩(单位是:分)
学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数学成绩
| 114
| 106
| 115
| 77
| 86
| 90
| 95
| 86
| 97
| 79
| 100
| 78
| 77
| 113
| 60
|
物理成绩
| 72
| 49
| 51
| 29
| 57
| 49
| 62
| 22
| 63
| 29
| 42
| 21
| 37
| 46
| 21
|
学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数学成绩
| 89
| 74
| 82
| 95
| 64
| 87
| 56
| 65
| 43
| 64
| 64
| 85
| 66
| 56
| 51
|
物理成绩
| 65
| 45
| 33
| 28
| 29
| 28
| 39
| 34
| 45
| 35
| 35
| 34
| 20
| 29
| 39
|
将数学成绩分为两个层次:数学Ⅰ(大于等于80分)与数学Ⅱ(低于80分),物理也分为两个层次:物理Ⅰ(大于等于59分)与物理Ⅱ(低于59分)。
(1)根据这次考试的成绩完成右边

列联表,并运用独立性检验的知识进行探究,可否有95%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有关”?
| 物理Ⅰ
| 物理Ⅱ
| 合计
|
数学Ⅰ
| 4
|
|
|
数学Ⅱ
|
| 15
|
|
合计
|
|
| 30
|
(2)从该班这次考试成绩中任取两名同学的成绩,记

为数学与物理成绩都达到Ⅰ层次的人数,求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可能用到的公式和参考数据:

统计量:

,
独立性检验临界表(部分)

| 0.150
| 0.100
| 0.050
| 0.025
| 0.010
|

| 2.072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