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后面的题目。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用“/”标示下列语句的语义停顿。(每句标一处)
(1)吾 妻 之 美 我 者
(2)宫 妇 左 右 莫 不 私 王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徐公何能君也(________)
(2)视之,自以为不如(________)
(3)吾妻之美我者,我也(________)
(4)由此观之,王之甚矣(________)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小题4】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小题5】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9-12 01:21: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赵襄子攻翟,胜老人、中人,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襄子曰:“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慎大》)

注释①赵襄子:春秋末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赵国的创始人。②翟:春秋时期的国家。③老人、中人:翟国的两座城池。④抟(tuán)饭:捏成团的饭。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傅说于版筑之间 举:_____________ (2)行乱其所为 拂:_____________
(3)困于心,于虑,而后作 衡:_____________ (4)使使者来之 谒:_____________
(5)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  江河: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
【小题3】通过论证,两段文字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甲)文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乙)文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小题4】阅读两段文字,结合(甲)文中“生于忧患”的观点,说说在(乙)文赵襄子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以下各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2分)

【小题2】 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回来时却“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小题3】“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中的“赶紧”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3分)
    
【小题4】 请从内容和结构角度说说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为什么好?(3分)

    
【小题5】 阅读下面一段话,再结合文段,请你说说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4分)


同类题4

(甲)阅读《纪念白求恩》选段,回答问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 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 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 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 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 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 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 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 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小题1】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   )
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小题2】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小题3】文段中号召人们向白求恩学习,但在第③句至第⑦句都写到“不少的人”与白求恩 相反的表现,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同类题5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②所以:是为了。③鸱枭(chī xiā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肉食者谋之,又何焉(参与)
B.小信未孚,神弗也(赐福,保佑)
C.凌忽长者,慢同列(轻视)
D.人之如仇敌(疾病)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入 人读数十卷书
B.之如鸱枭   死亦我所
C.小大狱,虽不能察   人疾如仇敌
D.虽不能察,必情 如此学自损
【小题3】对两个文言语段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甲)文第一段记述曹刿询问和批驳鲁庄公的看法,最后得出抓准战机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B.(乙)文告诉我们,学习要永不满足,做人要谦虚,千万不要傲气。
C.(乙)文“如此以学自损”中“此”指代的内容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D.(甲)文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曹刿深谋与远见,(乙)文通过所谓读书人的行为表现,写出其鄙陋与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