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7分)
【甲】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题1】用“ / ”标示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语意停顿。(按语意划分一处)(2分)
苟 全 性 命 于 乱 世。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
(1)天子而令诸侯_______________ (2)此天所以资将军________________
(3)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_ (4)斟酌损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小题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分)
【小题5】甲文中诸葛亮提出的最终策略目标是 “ ”“  ”。乙文中诸葛亮深情回顾了刘备对自己的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事,分别可以概括为
 。(5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7-02-19 02:46: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因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皆窃笑之,日:“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日:“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咤之。弗信。

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于是苏秦并相六国。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改动)

(注释)①说:劝说,说服。②少:轻视,贬低。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B.所动心忍性  威天下不兵革之利
C.人则无法家士 行乱其所为
D.后喻 学不思则罔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3】(甲)文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是人”指的是什么人?
【小题4】(乙)文中的事例能作为证明(甲)文观点的事实论据吗?为什么?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贻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节选自《说苑·立节》)

(注)①衣(yì):穿。②敝衣:破旧的衣服。③邑:封邑、封地。④修衣:添置衣物。⑤反:同“返”,返回。⑥奚:疑问词,为什么。⑦不我骄:即“不骄我”,不对我显露骄色。⑧足:足够。⑨全:使……得以保全。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