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咏雪》)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为苦李。”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王戎识李》)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②尝:曾经。③〔诸〕众。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 ⑥〔信然〕真是这样。
【小题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俄而雪____________ 
⑵撒盐空中可拟_____________
⑶尝与诸小儿____________
戎不动__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B.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C.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D.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未若柳絮因风起。
⑵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为苦李。
【小题4】(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14 08:43: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甲、乙语段,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舜于畎亩之中
(2)困于心,于虑
(3)王封我矣
(4)孙叔敖之
【小题2】翻译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小题3】请用/在下面的句子上断句(断两处)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小题4】写乙文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进行解释。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左传曹刿论战》节选)

(乙)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商君列传》节选)

(注释) ①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②浅:狭、窄小。③ 修:设置 ④饬:谨慎、恭敬。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齐师我 ___________    ②期年而有扈氏服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肉食者谋   何陋B.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焉得为大丈夫乎
C.何战    光先帝遗德D.忠之于作文以记之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 
【小题4】请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标出两处)
于 是 乎 处 不 重 席 食 不 贰 味
【小题5】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谈谈你对曹刿、夏后伯启这两个人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