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豁然开朗________
②阡陌交通________
③杂然而前者________
④泉香而酒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小题3】《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
【小题4】两段选文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8-10 10:29: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看》)

(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稿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释)①中(zhò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②輮(ró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   ③暴:通“曝”,晒干。   ④参:通“叁”,多次。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不知其也   (2)然后能自
(3)学不可以(4)木受绳则直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輮使然也 子不知鱼之乐B.不其善也   则明而行五过矣。
C.有嘉肴   有稿暴D.学不思则罔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小题4】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观点“_______________”,然后举例进行论证。
【小题5】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