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当道,掌权)
B.但当涉猎(涉猎:认真读书)
C.公亦以此自矜(自矜:自夸)
D.康肃忿然曰(忿然:气愤的样子)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蒙始就学 取一葫芦置于地
B.释担立   钱不湿
C.钱覆其口 我酌油知之
D.其发矢十中八九   往事耳
【小题3】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A.因此(卖油的老头)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B.所以(卖油的老头)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C.于是(卖油的老头)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
D.于是(卖油的老头)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小题4】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B.《孙权劝学》开篇写吕蒙找理由不学习,后来从鲁肃的话中可揣测吕蒙曾无才略,与后文吕蒙的表现、鲁肃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学习带给一个人的巨大转变。
C.《卖油翁》运用了对比手法,用陈康肃公的神闲气定对比卖油翁的骄傲自信。
D.《卖油翁》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通过略写陈尧咨射箭、详写卖油翁酌油这两件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03 09:43: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⑴醉翁之不在酒 ⑵者胜 ⑶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对山中四季景色描写的语句紧扣季节特征,语言精妙,刻画传神。
B.太守自号“醉翁”, 而其“醉酒”只是表象,实则是为人、为景、为情而醉。
C.文章第三段描写了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全文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相结合,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情怀。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节选自《答谢中书书》)

【小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溪而渔  有泉翼然于泉上(《醉翁亭记》)
B.而不知人之 太守之其乐也
C.朝而往,暮而    微斯人,吾谁与(《岳阳楼记》)
D.泉香酒冽 得之心寓之酒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小题3】“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联系文章内容,说说句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题4】联系文章内容,谈一谈甲乙两段内容上的异同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街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嘉祜二年,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涓可爱,盖羽所谓乳泉、石池漫流者也。饮之而甘,乃考图记,问于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余报之曰:李侯可谓贤矣。

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至于荫长松,籍丰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动其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尔。惟富贵者而不可得兼,然后贫贱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

(节选自欧阳修《浮槎山水记》)

(注)①羽:指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筹交错 觥:酒杯
B.树林阴 翳:遮盖
C.因以其水余于京师    遗:遗留
D.荫长松,丰草 藉:枕、垫或踩踏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杂然前陈者 顾力不可得止者
B.颓然乎间者 如土石何
C.彼富贵者能致物矣    先天下忧而忧
D.李侯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 醒能述文者,太守也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都在写“乐”,甲文主要侧重于写滁人的“宴酣之乐”与作者的“与民同乐”,乙文主要侧重于写李侯的“山林之乐”。
B.因为李侯实地考察,发现浮槎山泉;走遍幽深隐蔽的地方,感受山林的乐趣;降低身份,不耻下问,喜欢结交贤士,所以欧阳修称赞李侯是个“贤达”的人。
C.乙文中作者写“富贵者之乐”的用意是将富贵者之乐与山林之乐做对比,突出了李侯能够同时获得更多的乐趣,表现了他的贤达。
D.甲文“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