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寒雪日内(_________) (2)俄而雪(_________) (3)公欣然曰(_________)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小题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第一句话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内容。
B.咏雪的直接原因是“内集”,“公大笑乐”揭开了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
C.文章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
D.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22 02:44: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过中不至,太丘去   晓之者亦然大喜
B.与人期行,相委而   年与时驰,意与日
C.元方入门不  野有麦场
D.华捉掷去之  学不思则罔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欲废书出观
B.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欲废书出观
C.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D.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若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小题4】请你说说元方与管宁有哪些相似的品质?对你有什么启发?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李德裕神俊,宪宗赏之,坐于膝上。父吉甫,每以敏辩夸于同列。武相元衡召之,谓曰:吾子在家,所嗜何书?意欲探其志也。德裕不应。翌日,元衡具告吉甫,因戏曰:公诚陟大痴耳。吉甫归责之,德裕曰:武公身为帝弼,不问理国,而问所读书,书者成均礼部之职也。其言不当,所以不应。吉甫复告,元衡大惭。由是振名。

(选自孙光宪《北梦琐言》,有删改)

(注)①神俊:天赋才智出众。②吾子:你。③翌日:第二天。④具:详尽。⑤诚大痴耳:(你儿子)实在是非常痴呆啊。⑥理国:治理国家。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相委去_______________   (2)下车之_______________
(3)每以敏辩于同列_______________   (4)书者礼部职也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意欲探其志也。
【小题3】陈元方“不顾”,李德裕“不应”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同类题3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安怜翁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注释)①谢奕:字无奕,谢安的长兄,谢道韫之父。②剡(shàn):指剡县,在今天的浙江嵊州。③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④绔:裤子;纨绔:用细绢做的裤子。
⑤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弟弟。⑥遣:打发。
【小题1】用“/”给文中画横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太 傅 时 年 七 八 岁 着 青 布 绔 在 兄 膝 边 坐
【小题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而犹未( )   (2)奕于是改曰( )
(已)①停止,完毕  ②副词,已经  ③副词,太,过分  ④语气词,用法同“矣”
(容)①容纳 ②宽容,容忍  ③许可,允许 ④容貌,仪容
【小题3】阅读两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补全下列对话。

小文:读了上面这两则短文,我发现两篇文章都抓住了人物的语言描写,甲文当谢太傅问“纷纷扬扬的雪像什么”时,兄女的回答是:“ 。” 乙文童年时候的谢太傅看到兄长惩罚老翁时,劝兄长说“ 。”

小涵:你说的没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往往最能展现人物的形象。两篇短文里都有孩童的形象,我在甲文中感受到了童年时的谢道韫是  的一个人,乙文中我感受到童年的谢安是   的一个人。

【小题4】你赞同这两篇选文中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日: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体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今复为相,以全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③《诗》这里指《诗经》。
【小题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或短语。
(1)入门不     (2)相而去
(3)王其母     (4)即田子罪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
【小题3】选出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B.乙文中“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中的“欲”在文中指不取不义之财,不做不忠之事。
C.乙文中“退请就狱”的朗读停顿可以这样标:“退请/就狱”
D.甲文中的友人和乙文中的田子在性格方面的共同点是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小题4】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同类题5

阅读(甲)(乙)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俄而雪________   (2)未若柳絮风起 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3】下列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太傅和他的儿女们谈论文章的义理。他很关心和重视后代的学习。
B.白雪纷纷何所似?
纷纷扬扬的为什么这么像白雪?谢太傅看到外面的情景,很惊讶。
C.公大笑乐。
谢太傅很高兴地大笑。说明他对儿女将雪比喻为“撒盐”“柳絮”感到幼稚可笑。
D.下车引之。
陈太丘的友人下车来拉元方,这个动作说明他心中为自己的行为真心感到羞愧了。
【小题4】(甲)(乙)两文中的“兄女”“陈元方”两少年有怎样的共同特点?你知道类似的少年吗?请举出他(她)的一个相关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