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咏雪》,完成各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题1】下列选项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俄而雪/暴风B.公欣曰/不以为
C.可拟/阴阳错D.风起/材施教
【小题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翻译:谢安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理解:短短八个字,交代了时间、地点、故事的社会背景和主人公、事件的起因等,体现了文言文语言的精练。
B.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跟他的子女一起谈论诗文。
理解:谢氏家族是世代诗礼之家,谢安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有时间和子女“讲论文义”,体现了对他教育的重视。
C.公大笑乐
翻译:谢安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
理解:从“公欣然”和“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一家人亲密无间的感情,能够感受到古代人美好的家庭生活情趣。
【小题3】把下雪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你认为哪个比喻更生动形象?请说明理由。
【小题4】中国古代有很多“少年早慧”的故事。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两则链接材料,概括说明“少年早慧”在谢道韫、夏侯荣、戴震身上分别有怎样的体现。

(链接材料一)

,字幼权。幼聪惠,文帝闻而请焉。宾客百馀人,人一奏刺,悉书其乡邑名氏。客示之,一寓目,使之遍谈,不谬一人。帝深奇之。

(链接材料二)

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震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注:①荣:夏侯荣,三国魏将。②刺:名帖,相当于现在的名片。③寓目:观看,过目。④《大学章句》:出自《四书集注》,是朱熹对《大学》的注释和补充。⑤震:即戴震,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思想家。⑥朱文公:即朱熹,宋朝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15 07:46: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陈)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平心率物:居心公平,正直的对待事物。②晓譬曲直:明白详细地说明是非。譬,说道理给人听。③至乃叹曰:甚至(有人)竟感叹地说。④短:批评,指责。⑤岁:年成。俭:生活艰难,贫困。
⑥阴:暗中。⑦整拂:整理拂拭(衣服)。⑧稽颡(qǐ sǎng):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⑨克:克制。
【小题1】下面词语中“顾”与“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B.奋不顾身C.左顾右盼D.顾此失彼
【小题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1)相而去(____________)   (2)岁荒民俭(__________)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理解:友人失信在先,在得知陈太丘已经离开后,不但不承认自己失约误期的错误,反而出言不逊,当着儿子骂父亲,且把责任推到陈太丘身上,说明他是一个不讲礼仪、不讲道理的人。
(乙)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
翻译: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
理解:陈寔在发现盗贼后,担心自己的子孙也会行为不端,所以特意对子孙进行训诫,告诉他们要注意品性的修养,无意之中感化了盗贼,使之惭愧认罪。
【小题4】(甲)文中陈元方与(乙)文中陈寔父子二人在对待别人的错误行为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态度有所不同,你认为哪种方式更有利于人改正错误?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俄而雪:__________  (2)公欣然曰:__________
(3)尊君在:__________  (4)下车之: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小题3】《咏雪》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如果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小题4】元方还有一个弟弟,叫季方,结合《陈太丘与友期行》和《客有问陈季方》的内容,说一说他们两兄弟共同的品质(围绕一个方面简要概述即可)。

客有问陈季方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选自《世说新语》)

(译文)

有人问陈季方说:“您的父亲太丘,有什么功德,而担负了天下如此好的声名?”季方说:“我的父亲就好像生长在泰山山腰的一株桂树,上面是万丈高的陡壁山峰,下面有无法测量的深渊;树顶被甘露沾湿,树根为泉水滋润,在这样的时候,桂树又哪里会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渊有多深?当然我的父亲也不会知道这功德是有还是无。”

同类题4

阅读《咏雪》,完成各题。

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 (____________)  (2)俄而雪  (_______________)
(3)讲论文义 (______________) (4)撒盐空中可拟 (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小题3】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交代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
B.“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轻松、欢快的家庭气氛。
C.“与儿女讲论文义”中的“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D.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既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又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小题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①从链接材料中,可看出王戎是个怎样的人?
②谢道韫和王戎都是少有才名,你还知道中国古代哪些少有才名的人?请举出一例。要求写出人名并概括与其相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