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虫草为林,,以土砾凸者为丘,凸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明秋毫 (2)项为之
【小题2】选出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
A.故时有物外之趣B.何不试之足
C.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D.观之正浓
【小题3】(小题3)请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停顿两处)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小题5】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17-02-19 02:45: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愚公移山》)

(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甚矣,汝之不 惠:同“慧”,聪明
B.一朔东    厝:放置,安放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D.鲁公园 治:修建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始一反B.且置土石
C.无陇断D.又何忧
【小题3】下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B.鲁公做事举棋不定,畏手畏脚,修园终究搁置。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想成功,唯有果断行动,切忌犹豫不决,
C.古代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甲)文中“达于汉阴”的“阴”是指的汉水的“北岸”。
D.后世将愚公作为坚定不移改造自然的代表,我们现在称锐意进取改变现状的人为新时代的“愚公”。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2)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俄而雪:__________  (2)公欣然曰:__________
(3)尊君在:__________  (4)下车之: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小题3】《咏雪》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如果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小题4】元方还有一个弟弟,叫季方,结合《陈太丘与友期行》和《客有问陈季方》的内容,说一说他们两兄弟共同的品质(围绕一个方面简要概述即可)。

客有问陈季方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选自《世说新语》)

(译文)

有人问陈季方说:“您的父亲太丘,有什么功德,而担负了天下如此好的声名?”季方说:“我的父亲就好像生长在泰山山腰的一株桂树,上面是万丈高的陡壁山峰,下面有无法测量的深渊;树顶被甘露沾湿,树根为泉水滋润,在这样的时候,桂树又哪里会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渊有多深?当然我的父亲也不会知道这功德是有还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