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寒食后雨,予曰此雨为西湖洗红,当急与桃花作别,勿滞也。午霁,偕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以为快。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多者浮,少者歌,以为乐。偶艇子出花间,呼之,乃寺僧载茶来者。各啜一杯,荡舟浩歌而反。

(节选自袁宏道《雨后游六桥记》)

(注释)①雨:下雨。②洗红:为花洗尘送别。③滞:停止,拖延。④霁:雨停。⑤翻:反而。⑥浮:罚酒。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月色入_______
(2)无与为乐者______
(3)偕诸友第三桥_____
(4)落花积地寸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荡舟浩歌而反。
【小题3】(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几句话运用了____ 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月光的 _______。
【小题4】(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6 09:44: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衣欲睡
(2)欣然起
(3)无与为乐者 
(4)遂至承天寺张怀民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相与步于中庭。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品写出月光的朦朦胧胧,竹柏的青翠,为我们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小题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承天寺的夜色与链接材料中虎丘的夜色有何共同之处,其写法又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选自李流芳《游虎丘小记》)

(注释)①钓月矶:位于虎丘山顶。②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③无际、仲和:作者的朋友。④趺坐:两脚盘腿打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对文人雅士而言,饮酒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人生,或借酒浇愁、或抒怀自遣、或娱乐宴饮……文字一旦与酒结合,似乎更有了醇厚悠长的韵味。请阅读词人“大醉”后所作的《水调歌头》以及作者“饮少辄醉”写下的《醉翁亭记》节选,体会其文字的深意

选文一: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选文二: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小题1】《水调歌头》的作者是_____(人名),《醉翁亭记》的作者是____(人名),都是_____(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入“唐宋八大家”的还有________。(人名,一位即可)
【小题2】读选文一《水调歌头》,下列对词作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前的小序言简意赅地交代了写作的时间以及写作的缘由,并且领起了全篇。
B.词人“把酒问青天”,既写出对人生的疑惑,也表达出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的情感波动起伏中,含蓄地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埋怨明月,实则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小题3】读选文二《醉翁亭记》(节选),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小题4】根据选文二可以知道作者自号为“醉翁”的原因是:“___________”。“醉翁之意不在酒”已成为成语,现在通常是_______________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