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干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吴均)

(乙)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与施从事书》吴均)

注释:①故鄣县:古地名,在今浙江安吉西北。②绝壁干天:形容山峰直插云霄。干:连接。③汉:银河。④企水:口渴求饮。企:祈求,盼望得到。⑤春罗:即绿萝,一种爬蔓植物。⑥被:通“披”,覆盖。⑦风雨如晦: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天色昏昏的像夜晚一样。语出《诗经·郑风·风雨》。晦,黑暗。⑧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意思是,在对美好景物的欣赏中,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互相轩邈(________)
(2)窥谷忘(________)
(3)清万转(________)
(4)千竞来(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经纶世务/未复有能与奇
B.猿百叫无绝/日中不至,是无信
C.朱元思书/未复有能奇者
D.春冬时/山川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小题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多种手法描写青山,请找出有关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
【小题5】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的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11 02:42: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评。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 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春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实, 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国, 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列子》)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年九十
②甚矣,汝之不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②妆心之固,固不可彻
【小题3】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①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加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②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小题4】文中将照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____________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主要运用___________描写和动作描写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