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三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见月 曦:_____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_________ 
(3)沿阻绝 溯:___________ (4)乘御风   奔:___________ 
(5)林寒涧 肃: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小题3】文章第②段,描写三峡的水,抓住了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其中 “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与李白《早发白帝城》中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4】文章结尾“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24 03:51: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比较阅读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 巘多生怪柏
B.回倒影 荣峻茂
C.负势竞 横柯
D.虽乘御风 猛浪若
【小题2】下列对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在写三峡的水时,先写夏季。原因是作者是在给江水作注,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最大。
B.(乙)文写“奇山”,用“负”“竞”“争”等字,将崇山峻岭化动为静,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C.(甲)文第②段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写景,抓住了春冬之时三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三峡幽美景色的赞美之情。
D.(乙)文“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小题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小题4】仔细阅读(甲)(乙)两文描写水的语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水的共同特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答题。

(甲)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②换骨岩:岩石名。③幔亭峰:山峰名。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王命急宣 ________ (2)则湍绿潭 ______________
(3)不及返____________(4)岩幔亭峰后崖也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小题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甲)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小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 身怀技 身陷
B.乘御风 自由放 走相告
C.不以也 奋笔书 驰而过
D.多趣味 辰美景 师益友
【小题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理解:作者通过写处在三峡峡谷中不容易观看到太阳、月亮的感受,来突出三峡两岸的山高。
B.(乙)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翻译: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激流冲刷着绿色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景物的影子。
理解:作者笔下三峡的春冬两季的水动静皆宜,既有湍急的灵动之美,又有幽深的沉静之美。
C.(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翻译:每到了天刚放晴的时候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凄寒肃杀。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
理解:猿猴的哀鸣在三峡中回荡,使本来就清冷萧条的冬季景色更增添了一分凄凉。
【小题3】张岱认为“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三峡》和《黄牛滩》两篇文章中都写到了江水,请结合两篇的内容,分析郦道元是怎样写出江水特点的。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迭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黄牛滩》)

注:①迳(jìng):同“径”,经过。②色:形状。③信宿:两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