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亦乎(说:同“悦”,愉快)
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逾:越过)
C.人不其忧(堪:不能忍受)
D.三军不可夺帅也(三军:指军队)
【小题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曲肱而枕之
B.温故而知新
C.学而不思则罔
D.博学而笃志
【小题3】下列对上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
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以理解为时间像流水一样转瞬即逝,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题5】《论语》里谈了很多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观点,选择其一,联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31 03:46: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题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吾日三吾身(____________)
②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题3】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用原文回答)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小题4】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当道,掌权)
B.但当涉猎(涉猎:认真读书)
C.公亦以此自矜(自矜:自夸)
D.康肃忿然曰(忿然:气愤的样子)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蒙始就学 取一葫芦置于地
B.释担立   钱不湿
C.钱覆其口 我酌油知之
D.其发矢十中八九   往事耳
【小题3】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A.因此(卖油的老头)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B.所以(卖油的老头)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C.于是(卖油的老头)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
D.于是(卖油的老头)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小题4】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B.《孙权劝学》开篇写吕蒙找理由不学习,后来从鲁肃的话中可揣测吕蒙曾无才略,与后文吕蒙的表现、鲁肃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学习带给一个人的巨大转变。
C.《卖油翁》运用了对比手法,用陈康肃公的神闲气定对比卖油翁的骄傲自信。
D.《卖油翁》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通过略写陈尧咨射箭、详写卖油翁酌油这两件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饭疏食饮(热水)
B.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C.不亦乎(通“悦”,愉快)
D.人不其忧(能忍受)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人不知而不愠。
A.学不思则罔。B.择其善者从之。C.曲肱枕之。D.博学笃志。
【小题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吾日三省吾身”从谋、信、习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C.“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听得进不同意见。
D.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而知新、不舍昼夜、匹夫不可夺志等。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同类题5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小题1】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恢弘志士之气B.故不错意也C.欲信大义于天下D.将军身被坚执锐
【小题2】(小题2)加点词古今词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C.苟全性命于乱世D.诚亦开张圣听
【小题3】(小题3)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将军宜枉驾之三臣于草庐之中
B.安陵五十里之地存者先帝不臣卑鄙
C.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是以众议举宠督谓信然
【小题4】(小题4)加点词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扶苏以谏故项燕为楚将,有功
B.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以光先帝
C.性淑均阵和睦
D.丹书帛曰“陈胜”了却君天下事
【小题5】(小题5)加点词不属于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A置人所鱼腹中
A.寡人与B.食壶浆C.先帝遗德
【小题6】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增加)
A.性行淑(平)(早)夜忧叹B.中道崩(死亡)平明之(治)
C.咨(询问)善道存亡之(秋天)D.(降低身份)自枉屈斟酌损
【小题7】翻译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小题8】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
(用原文回答或自己概括回答均可)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小题9】下面是芝麻吧里楼主落花沉香发的主题帖和二楼紫陌渊明的跟帖,请你给自己起一
个网名,然后跟帖,谈谈你的看法。(跟帖不少于50字)
(落花沉香)《出师表》宣扬愚忠思想和“穷兵黩武”的思想,建议从中学课本中删去。
(紫陌渊明)《出师表》文采飞扬,艺术价值很高,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让学生学习这样的名篇,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技巧,还能够了解中国历史,所以应当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