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吾日三省吾身 省:反省 | B.从心所欲,不逾矩 矩:法度 |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快乐 | D.博学而笃志 笃:坚定 |
A.博学而笃志 择其善者而从之 |
B.可以为师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 |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于我如浮云 |
D.仁在其中矣 其不善者而改之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
B.择其善者而从之:选择他的优点来向他学习。 |
C.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 |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一同行走,其中一定会有我的老师。 |
A.第⑥章极力提倡“安贫乐道”的思想,认为真正有道德、有理想的君子,不会为物质享受而奔波忙碌。 |
B.第④章强调的是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
C.第③章是孔子自述其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 |
D.第⑤章,讲述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达到“乐之”的境界,才能全身心地置身学习中,才能有真知灼见,才能有所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