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C.判断发声音叉的质量
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2-13 06:09: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全班齐声合唱同一首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唱歌同学的声带在振动
B.歌声洪亮时,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C.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
D.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因为音调不同
同类题2
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尽可能延长,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同类题3
如图所示,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利用“土电话”能进行通话,这表明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是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同类题4
如图所示,在一个透明玻璃钟罩内放一个会闪光的音乐贺卡,在贺卡闪光、播放音乐时,抽出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此时()
A.看不到闪光,听不到音乐
B.看到闪光,听不到音乐
C.看不到闪光,听到音乐
D.看到闪光,听到音乐
同类题5
关于声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固体中的快
B.利用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C.高速公路上的隔音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