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班级的科学探究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了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于烧瓶中,摇一摇烧瓶,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点燃酒精棉花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一摇烧瓶,听到瓶内小铃铛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1)以上两个实验中,实验_________表明发声物体在振动。
(2)另一个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7-02-15 03:41: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 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__Hz,人类_________听到这种声音(填“能”或“不能”)
同类题2
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通常称之为理想实验法或科学推理法,下列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
A.用特殊装置研究真空不能传声
B.用叩桌面的方法研究固体可以传声
C.用敲鱼缸的方法研究液体可以传声
D.观察各种发声体并归纳得出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同类题3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
B.
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C.
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
D.
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
同类题4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B.有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
C.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在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同类题5
下列的实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使声音变得悦耳或低沉
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
A.甲、乙、丁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丙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