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某工厂排出的废液中主要含有Zn(NO
3
)
2
和AgNO
3
,为了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试推断:X、Y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B、C的主要成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化学式)
(3)溶液C加入适量的Ba(NO
3
)2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5-12-23 10:27: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所示的图像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向pH=12的石灰水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将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锌分别和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同类题2
用铝丝、洁净的铜丝、稀盐酸、AgNO3溶液,验证Al、Cu、Ag的活动性顺序。
(1)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________;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1)中实验外,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
同类题3
推理是科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
2
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
2
是酸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同类题4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许多地方的习俗,粽叶是包粽子的材料之一。
(1)箬叶(如图)是棕叶的一种,含多种氨基酸。用箬叶包制粽子,可提高粽子中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是人体合成________(填营养素名称)的重要原料。
(2)个别商贩利用硫酸铜(CuSO
4
)溶液浸泡陈旧棕叶使之变为青绿色,这对人体有害。有关部门提醒市民可将粽叶用水浸泡,将铁钉(Fe)放入浸泡液中,根据铁钉是否变红进行检验。写出该方法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同类题5
分析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 AlCl
3
和 H
2
,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 FeCl
3
和 H
2
B.氢氧化钠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所以氢氧化镁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也会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C.通常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