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分析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 AlCl
3
和 H
2
,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 FeCl
3
和 H
2
B.氢氧化钠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所以氢氧化镁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也会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C.通常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16 05:08: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把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到一定量的盐酸中,搅拌让它们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加入少量铁粉,无任何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不含铜
B.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
C.滤液中含FeCl
2
和CuCl
2
D.滤液中含FeCl
2
和HCl
同类题2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①向稀盐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B.②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
C.③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固体
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同类题3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2处有气泡,3处无现象,则可判断锌、铜的金属活动性
B.1.2.4.5处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
C.5处固体明显减少,则M可能为稀硫酸
D.6处反应放热,则N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同类题4
小乐将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等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后,撤离玻璃棒,反应能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固态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参与反风的我和的都成于会的原道。从他的自同任的
B.混合物有红热现象,可作为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证据
C.反应需要用红热的玻璃棒加热,说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D.用磁铁吸引可以证实反应中铁已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
同类题5
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我们会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一些气泡产生。气泡是怎么产生的?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建立了有关假设,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时,观察到放有铁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而另一试管中没有,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
(1)同学做甲组实验所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溶液中的水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于是他们又进行了对照实验乙,请你在乙组实验中的空试管中补充所需试剂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的化学性质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