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分析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 AlCl
3
和 H
2
,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 FeCl
3
和 H
2
B.氢氧化钠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所以氢氧化镁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也会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C.通常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16 05:08: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898年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矿渣中发现了镭,1902年分离出90毫克氯化镭,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镭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但含量极微。镭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700℃,密度约6克/厘米³,体心立方晶格。镭的化学性质活泼,金属镭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镭(镭化合价为+2价)和氢气。
(1)从上述叙述中找出镭的一点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镭(R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2018·黑龙江绥化)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6 g金属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 g镁和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右边烧杯中加入的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 )
A.36∶19
B.12∶43
C.24∶31
D.13∶42
同类题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和烧杯中,小球悬浮于液面,位置如图。
(1)将从废电池外壳收集来的锌片放入烧杯中,该学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杯中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此时小球所处位置与原来相比________(填“不变”、“上浮”或“下沉”)。
同类题4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镁条和盐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外壁很烫,试管口出现白雾。白雾是什么呢?
Ⅰ.同学们作出猜想
猜想一:是小水滴。因为盐酸溶液中的水受热会汽化上升,在试管口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
猜想二:是盐酸小液滴。因为浓盐酸具有
性,可能实验中使用的盐酸浓度过高,试管口就会形成盐酸小液滴。
同学们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内有正在反应的镁条和盐酸的试管口,试纸变红,证明猜想二是合理的。
Ⅱ.小柯提出质疑
为什么刚才打开盛放实验所用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没有白雾,却在反应过程中出现白雾?
小柯联系反应时试管外壁很烫,于是猜想:白雾的形成可能与温度有关。
他用试管取少量盐酸,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红;然后
(填操作),试纸变红。
得出结论:这种盐酸浓度并不高,是镁和盐酸反应放热促使盐酸形成白雾。
同类题5
如图所示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描述B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为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哪些实验?_________(填序号)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的化学性质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