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推理是科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
2
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
2
是酸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3-11 06:02: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0℃时,甲物质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3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60%
C.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
同类题2
现有三种物质,它们的性质如表
物质
状态
溶于水的情况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Ⅰ
固态
不溶于水
──
Ⅱ
固态
溶于水
较大
Ⅲ
固态
溶于水
较小
常用物质分离的方法有
A.过滤;
B.蒸馏;
C.蒸发结晶;
D.冷却热饱和溶液;请从上述四种方法中选择适当的方法填空:
(1)若由Ⅰ和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把它们分离,应采用
方法。
(2)若由Ⅱ和Ⅲ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把它们分离,应采用
方法。
(3)若由Ⅰ、Ⅱ和Ⅲ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把它们分离,不需要采用的方法是
。
同类题3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使用的方法是( )
A.蒸馏
B.过滤
C.蒸发溶剂
D.冷却热饱和溶液
同类题4
下表是氯化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51.1
A.氯化钾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60℃的氯化钾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
C.80℃时,氯化钾固体溶解度是51.1g
D.2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4.0%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金属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