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其实,这个词条跟佛教没有直接关系,它是指在社会中存在的一部分秉持“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怎么都行,看淡一切”生活哲学的青年。佛系青年常用语:都行、可以、随它去、没关系……遇事淡定,内心无甚波澜,云淡风轻。
有人觉得,“佛系”没什么,化解戾气,淡泊名利,是压力下的放松,严肃中的调侃,有利于身心健康。
有人觉得,这是缺乏进取与活力的“丧文化”的表现,这种颓废心理亟待改变。
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怕》)
一则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但总有人会觉得行路背负大木头太沉太辛苦,就不断将大木削减至更短小,行路也更轻松。直则有一天,遇到了凭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些一如既往背负大木头的人用大木头搭在沟整上而有了桥,继续前行。剩下的是那些将大木削减至更粗小而无法搭桥的人。
近日,流行于高校的“夸夸群”火了。它是一种微信群,即“全方位地用华丽的辞藻疯狂地夸奖吹捧你”的多人群聊。据了解,包括上海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山东大学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夸夸群。
有人认为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减压方式,迎合了大学生对情感交流的需求。
但也有人认为这些并不是真心夸奖,而且也不是所有行为都适合夸奖,还不如利用这些时间好好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