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流行于高校的“夸夸群”火了。它是一种微信群,即“全方位地用华丽的辞藻疯狂地夸奖吹捧你”的多人群聊。据了解,包括上海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山东大学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夸夸群。
有人认为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减压方式,迎合了大学生对情感交流的需求。
但也有人认为这些并不是真心夸奖,而且也不是所有行为都适合夸奖,还不如利用这些时间好好提升自己。
近来对语文教材的热议一波又一波。
一.重版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国语读本,一时间洛阳纸贵。由叶圣陶、丰子恺两位大师编写和插画的《开明国语读本》,受到无数人追捧。不少家长表示:不仅孩子爱看,而且也能让成年人重归平静的心灵,感受一些最纯真的东西。
二.教材变脸。北京版语文教材《雪山飞狐》pk掉《阿Q正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贾平凹的《秦腔》等被选入教材;不少外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卡夫卡的《变形记》等进入了教材;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数量减少,《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石钟山记》、《项脊轩志》等名篇被撇下。
三.网络调查:你最难忘的课文是什么?老教材就像是旧照片一样能勾起人们内心各种各样的心绪。一篇课文对人一生的影响,也许要超出日后一本书乃至很多本书的影响。
最近,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人民法院向辖区内的衡水第一中学等7所学校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书载明:各学校的招生简章需载明报名学生家长必须没有被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相关记录;凡被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者,其子女一律不得录取;对已招录学生,有上述情形者,一经发现,应责令退学。这是继“老赖”专属彩铃、电影院公示“老赖”等组合拳后,国家发出的又一个大招。
人们一方面拥护“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社会建设,一方面对“父母失信,子女受限”的连带性存在怀疑和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