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3-10 05:21: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镁粉、锌粉的混合物m克与一定量的某浓度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发水分后得固体(不含结晶水)n克,则反应中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克
同类题2
在相同条件下,取相等质量的铁片、铁粉和锌粉,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充分反应。根据实验测定:其中铁粉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在原图中画出铁片、锌粉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并用科学原理加以解释。____
同类题3
小明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生石灰、铁粉;作用:防潮、防氧化”等字样。他想了解袋内粉末是否已失效,取少量粉末在水中充分溶解,滴入无色酚酞发现不变色。通过查阅资料获知,常温下铁在空气中不能反应生成Fe
3
O
4
和FeO。于是对粉末成分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CaCO
3
和Fe。
猜想二:可能是CaCO
3
和Fe
2
O
3
。
猜想三:可能是____。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与分析)
(1)向A装置中加入稀盐酸,B装置中出现浑浊现象,证明样品中含有CaCO
3
。
(2)若粉末中含有Fe,装置E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实验与分析)
上述实验中,如果将E装置去掉,是否还能验证粉末中含有Fe,请说明理由____。
同类题4
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如图乙所示,则有( )
A.甲图试管①中反应后固体可能不含铁
B.甲图试管②中反应后固体可能含铁
C.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D.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大于2a g
同类题5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四种实验室操作的变化趋势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①.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份,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②.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③.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④.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碳酸钙
⑤.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稀盐酸至过量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③④
D.③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