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向一定量的Ca(OH)
2
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aO后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室温,则下列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A.溶液的PH增大
B.溶液中Ca(OH)
2
质量分数减小
C.溶液中的Ca
2+
总数减少
D.溶液质量增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07-25 04:27: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KNO
3
)溶液中逐渐加入KNO
3
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同类题2
某物质(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在
t
℃时,恒温蒸发掉10g水,析出了2g晶体,再恒温蒸发掉10g水,又析出了3g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在
t
℃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原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最后剩余的溶液一定比原溶液稀
D.最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同类题3
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如图)。若将溶液降温到20°C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看到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
。
同类题4
图甲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乙烧杯中盛有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100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升高温度,该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在t℃时,恒温蒸发烧杯中的水分有晶体析出
D.在t℃时,该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是a克
同类题5
一杯60 ℃、100克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逐渐恒温蒸发水时溶液质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蒸发水的质量/克
2
2
2
剩余溶液的质量/克
98
96
93
由上表可知蒸发水时析出了晶体的是( )
A.第1次
B.第2次
C.第3次
D.都没有晶体析出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pH值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