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在t℃时,把一定质量的固体物质A(不含结晶水)溶于水制得A溶液,现取A溶液M克,并将它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原固体物质A,达饱和时,所加A的质量恰好为此份溶液质量的1/8。另一份在t℃蒸发水份,达饱和时,溶液质量减少一半。试求:
(1)在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________
(2)原A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11-13 09:40: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
1
℃时,甲和乙的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
2
℃时,把30克甲溶解在1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D.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乙大
同类题2
在相同的温度下,有两瓶溶液分别为饱和的食盐溶液和不饱的食盐溶液,它们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比较
同类题3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
同类题4
右图为晶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或a、b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A.t
2
℃时,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
B.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
1
℃时,a、b中都有晶体析出
C.从b→a:在b中加入M至刚好饱和
D.从a→b:先将a降温到t
1
℃,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t
2
℃
同类题5
小明从冰箱冷藏室(温度为4℃)取出一杯4℃的澄清石灰水(溶质是氢氧化钙),盖上杯盖,在室温(温度为20℃)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有少量晶体析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4℃时该石灰水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该石灰水4℃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室温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