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澎湃新闻2016年8月8日)今天,里约奥运会进入到第二个比赛日。在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中国姑娘傅园慧发挥出色,以58秒95的成绩排名第三,晋级决赛。赛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傅园慧凭借着自己的丰富表情,和那句“我用了洪荒之力”,瞬间走红网络,被广大网民封为“表情帝”。短短数小时后,微博粉丝数量已经上升至62万。
“58秒9577我以为是59秒!我有这么快?我很满意!”面对镜头,首次参加奥运会就闯入决赛的傅园慧,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并怒刷各种“表情包”,当被问及是否有所保留时,傅园慧连说:“没有保留,我已经……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
直到记者提醒恢复下心情时,这位世锦赛冠军才略微平静地说道:“已经是历史最好成绩了,我用了三个月做了这样的恢复,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真的太辛苦了,有的时候都感觉我已经要死了,奥运会训练真的生不如死,但是,今天的比赛,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材料二:
(中新社天津8月9日电)在网上蹿红后,媒体对傅园慧的关注点也迅速连线到她的母校。
对于傅园慧声名鹊起的现象,天津医科大学的师生都觉得与有荣焉。该校康复与运动医学系副主任于东生在得知傅园慧获得奥运会铜牌之后也十分高兴。作为学校体育部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他与傅园慧的接触相对较多,谈到傅园慧网上搞怪的采访表现,于东生也直乐:“她平时也是有点大大咧咧的男孩子性格,挺天真的一个孩子。”但在对待训练和学习上,于东生称傅园慧“非常刻苦”,骨子里乐观又认真,也一直突破着自己,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获得奥运会奖牌实至名归。
材料三:
(网易娱乐2016年8月16日)8月15日凌晨,傅园慧在新浪博客中转发做客央视的视频,并配文:“谁无虎落平阳日,待我风云再起时。愿所有努力拼搏的人,都能得到自己心中所愿。我不是网红,也不是表情包,我是职业运动员。祖国麻麻我回来了。”
材料四:
(新京报2016年8月15日)一个在网络走红的运动员最核心的身份还是“运动员”,我们当然不是要求傅园慧必须夺金牌,但希望她仍然热爱游泳。一个运动员,成绩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因为一段“洪荒之力”的采访,傅园慧一天时间内多了300万粉丝。随后,以表情包和“洪荒之力”为代表的“傅园慧”衍生品广泛流传。8月10日晚,傅园慧做客国内一家直播网站,在线围观人数超过千万人。不少舆论立即把傅园慧等同于“网红”,但这其实是非常大的误解。
在里约奥运会前,傅园慧从来没想过经营自己的网上形象,虽然口无遮拦,但她却是一个挺安静的游泳运动员。她的一夜爆红,也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并不是她有什么创新,或者真的就像相声演员一样幽默,更大的原因是,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呈现出了十足的乏味。
在网络上突然走红,但却并不等于“网红”。傅园慧的爆红,最灿烂的其实就是那个瞬间。她获得铜牌后的采访,也很精彩,但是比起“洪荒之力”已经逊色了。当然,并不是说她有什么问题,而是当人们对她习惯后,她的语言所带来的惊喜已经递减了。等到她再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来了例假,人们就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
傅园慧这一批“90后”运动员,呈现给人们以新的形象。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依靠一块金牌改变自己乃至全家的命运。尤其是游泳运动员,基本上是城市中产阶级的儿女,他们的自我表达,也更加自我,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充满套路。
接下来,她会面对很多考验,各种电视节目(据说已经参加了某卫视一档节目的录制),各种代言,这些其实都是“洪荒之力”的后续效应。随着曝光度的增加,她会在公众面前呈现出更完整的自己,但是也有可能迷失自己。很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人们会发现她其实并没有以前那么有趣,或者产生审美疲劳,认为她没那么有趣。里约奥运会上的她,是“初见”,也是“初心”,当“傅爷”开始学会引用网络段子的时候,她的光芒可能也就散尽了。互联网的残酷之处在于,集腋成裘的洪荒之力,来得粗暴,去得也快,所以有些人才急着透支,这也是“傅园慧们”需要警惕的。人们很容易忘记,“洪荒之力”是她拼尽全力游进决赛后发自内心的告白——一个不错的成绩,其实是她这句话得以走红的基础。我们最希望的是,她仍然热爱游泳,仍然想游出更好的成绩。一个现役运动员,成绩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洪荒之力”的采访表达,傅园慧一天之内就拥有了300多万的粉丝,以表情包和“洪荒之力”为代表的傅园慧衍生品广泛流传,充分体现了互联网的强大。 |
B.傅园慧虽然没有什么创新,也并没有像郭德纲那样的幽默,但就是靠着这种纯真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流露,迅速在网上蹿红。 |
C.材料四认为傅园慧的爆红,最灿烂的就是说出“洪荒之力”的那个瞬间,而获得铜牌后的采访回答让网友的惊喜度已经递减了,再后续的采访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
D.因为家庭优裕的原因,像傅园慧这批“90后”的运动员,不会再像过去一样依靠一块金牌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的表达也更加自我,不像过去那样充满公式和套路。 |